[发明专利]一种改良型驱蝇香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1715.0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5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建成 |
主分类号: | A01N25/02 | 分类号: | A01N25/02;A01N25/34;A01N25/20;A01N53/1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型驱蝇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蝇香,特别是涉及一种固体的改良型驱蝇香。本发明 还涉及上述改良型驱蝇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这个世界上,伴随着人类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有害生物类群。由于它们 的适应性强、繁殖快、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传播迅速,同时又是各种 病原体的贮存宿主或中间宿主,因而成为人类健康、安全的大敌。
“四害”之一的蝇身上带着无数的细菌、病毒,可传播的疾病多达几十 种,任何脏乱的地方都是它孳生的场所,人类深受其扰。为了防止苍蝇的侵 扰及危害,人们除了在苍蝇产生源使用乳油、油剂、粉剂等杀虫剂外,一般 家庭普通使用的还是杀虫气雾剂和饵剂。但由于杀虫气雾剂存在所谓“一次 性”缺点,缺乏持效性;而饵剂由于其剂型特点所限,对于未触及饵剂的苍 蝇无法起到驱杀效果。
近几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类似传统“蚊香”形态的驱蝇产品——驱蝇 香,其所用的杀虫活性成分主要有富右旋反式炔戊菊酯(见专利 CN1430888A)、氯烯炔菊酯(见专利CN101322496A)。但由于富右旋反式炔戊 菊酯的蒸汽压偏大,在常温条件下非常容易挥发,迫使采用该活性成分的驱 蝇香必须采用铝箔类等阻隔性较好(当然材料价格偏高)的材料作为内层包 装,再加上该活性成分价格相对较高,导致制成驱蝇香的产品成本偏高、市 场竞争力小,近年来已基本退出销售市场。近两年市场上出现的驱蝇香基本 采用氯烯炔菊酯为活性成分,但由于相关厂家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氯烯炔菊酯 的溶解性问题,导致市面上出现的驱蝇香表面结晶了厚厚的一层白霜(氯烯 炔菊酯结晶所致),消费者在分盘、点燃使用过程中,药粉接触皮肤或脱落 在衣物上,引发消费者皮肤发麻、发痒及过敏等现象。目前以氯烯炔菊酯为 活性成分的驱蝇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尚未解决氯烯炔菊酯在煤油中的溶解 性问题,其整个喷药过程必须保持药液温度在60~70℃,这不但增加了生 产过程中的能耗,而且由于药液一直处于高温加热过程中,在整个生产过程 中大量药液扩散至周围环境中,除大大增加了药液损耗外,还易引起车间工 人吸入中毒,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
目前国内可查文献中,同类产品中所用的溶剂基本上都为煤油等烃类溶 剂(如CN101524084A、CN101322496A),但氯烯炔菊酯在常温条件下在煤油 中的溶解度较小,要使煤油中的氯烯炔菊酯彻底溶解,必须将煤油加热至 60~70℃,而一旦药液温度下降至室温,则其中的氯烯炔菊酯就会从煤油中 析出、结晶,从而在常温条件下无法正常喷药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在保证驱杀苍蝇功效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氯烯炔菊酯的溶解性问题,进而 解决蝇香表面氯烯炔菊酯析出结晶及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产生的吸入 和接触危害问题的改良型驱蝇香。
本发明的一种改良型驱蝇香,包括直径为65~100mm、厚度为3~5mm 两个盘状基材扣合在一起的盘状可燃性基材和0.5~1.0g均匀喷涂在所述 盘状可燃性基材上的驱蝇香药液,所述驱蝇香药液包含按照重量配比成分如 下的成分:氯烯炔菊酯5~35份,二元酸酯5~30份和作为溶剂的煤油30~ 90份,所述氯烯炔菊酯、二元酸酯和煤油总和为100份,所述驱蝇香由以 下步骤制得:A.制取驱蝇香药液,步骤为a.将按照重量配比的氯烯炔菊酯 5~35份,二元酸酯5~30份混合后加热至40~50℃,b.当a步骤混合物中 的固体全部溶解后将药液冷却至25℃~35℃之间,c.将30~90份煤油作为 溶剂加入b步骤得到的药液中混合均匀得到驱蝇香药液,所述煤油与氯烯炔 菊酯和二元酸酯总和为100份;
B.驱蝇香药液的喷涂:在环境温度为25℃~35℃条件下,将A步骤得 到的驱蝇香药液按照每双盘均匀喷涂0.5~1.0g在直径为65~100mm、厚度 为3~5mm两个盘状基材扣合在一起的盘状可燃性基材上。
本发明的一种改良型驱蝇香及其制造方法还可以是:
所述二元酸酯为己二酸二丁酯、己二酸二异辛酯、癸二酸二丁酯和癸二 酸二正辛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建成,未经徐建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17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