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聚酯扩链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0542.0 | 申请日: | 201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刚;王朝生;胡伟立;李喆;陈大钟;陈向玲;丁文科;黄伟锋;张军;李羿;王炯;张历;蒋汉雄;赵万金;潘磊;王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3/91 | 分类号: | C08G63/91;C07D41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武春华 |
地址: | 2016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聚酯 扩链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新型聚酯扩链剂,其特征是:在苯环的邻位分别含有o-(4,4二甲基噁唑啉)和丁二酰亚胺结构,其结构式为:
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酯扩链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摩尔比为1∶2~2.8的靛红酸酐与2氨基醇按20g/L的比例溶解在氯苯中,ZnCl2作为催化剂,其加入量为靛红酸酐与2氨基醇质量之和的0.08~0.20%,在100~120℃反应20~26h,将反应液去除氯苯溶剂后得到粗产物,重结晶提纯得到噁唑啉苯胺;
b)将所得噁唑啉苯胺按45g/L的比例溶于乙醚中,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加入丁二酸酐,丁二酸酐与噁唑啉苯胺摩尔比为1∶0.75~0.9,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6h,将反应产物过滤得到中间体,用于下一步合成;
c)将上一步所得的中间体、无水氯化锌与硅藻土按质量比1.0∶0.3~1.2∶6.0~7.5混合均匀,碾磨至细粉末,在功率为380~800W微波辐照下,加热5~2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乙酸乙酯溶出产物后,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滤液脱除乙酸乙酯溶剂,得到粗产品后,结晶即得新型聚酯扩链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05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参数的发端宽带信号的陷波成形方法
- 下一篇:一种西司他丁钠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