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边圆盘剪重叠量调整装置的制造方法和装配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4480.2 | 申请日: | 2008-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2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景群平;王社昌;张勇安;周德奇;任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P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辛家***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边 圆盘 重叠 调整 装置 制造 方法 装配 工艺 | ||
1.切边圆盘剪重叠量调整装置的制造方法和装配工艺,其特征是:切边圆盘剪重叠量调整装置中的上偏心套(1)与下偏心套(4)的加工工艺流程图依据下面的工艺方法进行,
1)、热处理工序,包括如下过程:
a.消除锻造应力,细化金属组织结构,锻造后进行正火处理;
b.提高零件综合机械性能,消除粗加工应力,并调质处理,为氮化处理作好组织准备;
c.消除粗加工应力,防止零件变形,稳定组织结构,在精加工前安排稳定化时效处理;
d.零件精加工前氮化处理;
2)、零件两端面经过三次平面磨削,保证精确的找正基准,最终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在零件孔粗精磨前后及零件精镗孔前各进行一次端面磨削,即共进行三次端面磨削,每次磨削都要确定基准端面,各次磨削后检查零件两端面的平行度误差应严格达到设计保证值;
3)、零件氮化处理前,内外圆应进行半精磨削;半精磨削须留有加工余量,保证氮化层深度和下道工序消除氮化处理产生变形,而保证的必须磨削量;
粗精磨孔时须用千分表找正基准,基准端面跳动的误差须得到控制,并与相应的内孔端面一次磨出;
4)、粗精磨外圆须用专用的偏心套芯轴进行磨削;偏心套芯轴外圆与偏心套孔的合理配合间隙应得到控制,芯轴配合表面镀硬铬;
芯轴外圆精磨后在磨床上用千分表检验芯轴外圆的母线,保证两对中心孔的平行度要求;
本工序是保证圆盘剪上下偏心套精调重叠量保持同步性的要求;
检测偏心套的偏心量误差,并将上偏心套与下偏心套进行配对,要求配对装配的上下偏心套的偏心量误差须一致;如误差没有达到要求,报废,重新制造,如误差达到要求,入库待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边圆盘剪重叠量调整装置的制造方法和装配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偏心量的误差用下式计算:
式中:—偏心量的误差,单位是mm;
e—偏心量的设计值,单位是mm;
x1,y1—偏心套偏心孔的中心坐标值,单位是mm;
x2,y2—偏心套外圆的中心坐标值,单位是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边圆盘剪重叠量调整装置的制造方法和装配工艺,其装配工艺是:切边圆盘剪在装配时首先进行上偏心套(1)与下偏心套(4)在机架(12)上、下孔中的组装,并且确保上偏心套(1)与下偏心套(4)的偏心准确位于初始的90°相位;将上偏心齿轮(11)用螺钉把合在上刀轴组件中上偏心套(1)的外端,确认上偏心齿轮(11)的齿槽中心线与偏心连线的一致重合,同时将上偏心齿轮(11)与上偏心套(1)用定位销进行定位处理;下偏心主齿轮(5)用螺钉把合在下刀轴组件中下偏心套(4)的外端,确认下偏心主齿轮(5)的齿顶中心线与下偏心套(4)的偏心连线的一致对应;将下偏心主齿轮(5)与上偏心齿轮(11)的齿侧向一侧并紧,即将齿侧间隙消除到一对相互啮合的渐开线齿廓的另一侧,同时将下偏心主齿轮(5)与下偏心套(4)用定位销进行定位处理;将下偏心副齿轮(10)用螺钉把合在与其几何同心连接的下偏心主齿轮(5)的齿轮轴上;将与下偏心主齿轮(5)的位于上偏心齿轮(11)的同一齿槽下偏心副齿轮(10)的渐开线齿廓向上偏心齿轮(11)的齿侧的另一侧并紧;最后将下偏心副齿轮(10)与下偏心主齿轮(5)用定位销进行定位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44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