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胶粒中硫含量的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3654.3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树兰;多立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9 | 分类号: | G01N21/79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胶粒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废胶粒的合理、安全使用方法。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废旧胶粒中硫含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产生废胶粒约1000多万吨,我国每年生成的废胶粒约为200万吨。目前废橡胶制品是除废旧塑料外居第二位的废旧聚合物材料,这主要来源于废轮胎、胶管、胶带、胶鞋、密封件、垫板等工业制品,其中以废旧轮胎的数量最多,此外还有橡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许多废轮胎被随意丢弃,城市周边堆放废轮胎的现象随处可见。随意的废旧轮胎在没有管理的情况下,废旧轮胎风吹日晒雨淋,成为病霉菌、昆虫或其他老鼠动物的生活温床夏天经太阳暴晒后,容易自燃起火。废旧橡胶属于热固性聚合材料,很难发生降胞解,而且回收利用成本较高,技术难度较大,这就使得对废轮胎管理产生极大问题,过去,英、美等国一直把它们看成是废物,只考虑如何处理干净。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把废橡胶称为黒色黄金,千方百计设法回收利用,或者作为橡胶、塑料的填充材料,或者单用胶粒生产橡胶制品,将废橡胶制备成橡胶颗粒现已成为废橡胶资源化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美国是废胎得用最好的国家之一,据美国废胎管理委员会(STMC)公布的一份报告表明,到1997年美国的废胎利用率赵过26%(Adhikari Bet al.,2000)。这些利用途径开辟了废橡胶利用的新时代,同时也开创了另一项资源。
目前我国对于废旧轮胎的再利用,多以生产橡胶地垫、橡胶地砖、再生胶及橡胶沥青等。废橡胶轮胎制成胶粒或粉末是橡胶废弃物再利用的重要形式,但其生产和应用总体落后于再生橡胶。根据世界发展的规律,我国应尽快对再生胶行业发展的方向和出路做出根本性的调整,应加大应用开发的力度。随着国外大量使用生产废胶粒技术的日趋成熟,国内研究废胶粒的生产与应用也逐渐走上正轨。
废旧橡胶破碎技术现已成熟,废胶粒的制成首先将轮胎中的钢丝及纤维分离,进行切割、破碎,根据不同的粒径要求将其研磨,最后得到相应的橡胶颗粒。国内废胶粒用于筑路的研究早有尝试,在1982-1986年,江西、四川等地都试铺了胶粒沥青路面,经过十几年的高负荷运行的考验,对于减少反射裂缝和提高路面热稳定性均有良好的效果。我国举办的亚运会其田径场塑胶跑道中就含有50%的胶粒。
胶粒除用于改性沥青、改性水泥和公路上之外,还可用于堤坝、屋顶防水覆层、建筑物填缝、油毡等诸多方面。国内在这一广阔领域上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尚属空白。以上途径可对废轮胎资源做有效的利用,但其消耗量仍有限且生产程序较为繁杂,进一步拓宽废胶粒利用途径是一个挑战,因此,国外有学者提出利用废轮胎回收后磨出的胶粒做为土壤填充物供草坪植物生长,可有效减少草坪植物底层土壤紧实的发生,同时可简便的回收处理后大量的消耗废胶粒。
橡胶工业在我国飞速发展,各类新型橡胶制品数不胜数。同时也带来大量废旧橡胶制品,如报废的轮胎、胶管、胶带、车胎、胶鞋、工业杂品等,另外一部分来自橡胶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余料和废品。废旧橡胶的利用大体可分为废旧橡胶原形或改制利用及物理化学加工利用。原形或改制利用如轮胎翻修、水土保持材、树木保护材、护舷、体育游戏用材、轨道缓冲材、道路垫、施工用灰桶、鞋底、马具、牧场栅栏、救生圈的加工等;物理化学加工利用如再生橡胶、胶粒、橡胶沥青的生产,热分解、燃烧取热等。随着环保的要求,再生胶将逐渐减少,最后被胶粒替代。胶粒的发展总趋势,将是总量快速增加,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和现已取得成果的大量复制性应用。胶粒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尤其是化工、建材和交通领域大有用武之地。
化工领域:精细胶粒除用作再生胶原料外,还以作为填充剂用于轮胎、胶管、胶带、胶鞋、电线电缆、防水卷材和其他橡胶制品。如在轮胎中应用,不仅能改善压出、压延工艺工艺性能,而且能提高轮胎的行驶性能。在各类橡胶制品中掺入胶粒,不仅能降低含胶率,节约生胶,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改善工艺性能。精细胶粒亦可用作塑料的改性剂,可掺入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氨酯等,以改善其韧性和抗冲击性能,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36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