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拉硅单晶的镓元素掺杂方法及所用掺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32399.0 | 申请日: | 201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郭兵健;王飞尧;何国君;黄笑容;肖型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浙江众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31/04 | 分类号: | C30B3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1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拉硅单晶 元素 掺杂 方法 所用 装置 | ||
1.利用镓元素掺杂装置进行的直拉硅单晶的镓元素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镓元素 掺杂装置包括由高纯石英制成的吊环(2)和环状固定套(3),还包括由高纯单晶硅制成的空 心圆锥体(4);环状固定套(3)与所述空心圆锥体(4)相连,吊环(2)的一端与环状固定 套(3)相连,吊环(2)的另一端与柄部(1)相连,在柄部(1)上设有与籽晶杆上的籽晶 夹头相配套的凹槽(11);
掺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低于28℃的室温下,按照常规方式称取镓,并将镓放入镓元素掺杂装置的空心圆 锥体(4)的内腔中;
2)、将石英坩埚置于单晶炉的炉膛内,将多晶硅放入石英坩埚中,关上炉膛的炉盖,升 温至多晶硅融化成液态;
3)、打开单晶炉的副室的炉门,将步骤1)所得的镓元素掺杂装置放入副室内,使凹槽(11) 与籽晶夹头相固定;
4)、关闭副室的炉门,对副室进行抽真空处理,使真空度为≤40Torr;打开炉膛和副室 间的阀门,降下籽晶夹头,使空心圆锥体(4)的锥顶(41)降到多晶硅熔液的液面以下2~10mm; 与多晶硅熔液相接触的空心圆锥体(4)被熔化,空心圆锥体(4)变成漏斗,位于空心圆锥 体(4)内腔中的液态镓流入多晶硅熔液中;
5)、待空心圆锥体(4)内的液态镓流完后,降低多晶硅熔液温度,使多晶硅熔液的液面 处温度为1400-1409.5℃;然后缓慢提升籽晶夹头至副室内,此时空心圆锥体(4)的破损处 得到自然修复;
关上炉膛和副室间的阀门,打开副室的炉门,取出镓元素掺杂装置,将籽晶与籽晶夹头 相固定;
6)、关上副室的炉门,对副室进行抽真空处理,使真空度为≤40Torr;打开炉膛和副室间 的阀门,下降籽晶,从而进行常规的拉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镓元素掺杂装置进行的直拉硅单晶的镓元素的掺杂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空心圆锥体(4)从锥顶(41)至距离锥顶(41)30mm高度处的壁厚为1~2mm, 其余部分的壁厚为2~15mm;锥度为30~6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镓元素掺杂装置进行的直拉硅单晶的镓元素的掺杂方法, 其特征是:在空心圆锥体(4)的外表面设置环形凹槽,环状固定套(3)卡在上述环形凹槽 内。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利用镓元素掺杂装置进行的直拉硅单晶的镓元素的掺 杂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升温至1420~1430℃,从而使多晶硅融化成液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浙江众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浙江众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23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再生聚酯的超细纤维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转动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