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形特种竹重组材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0910.3 | 申请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4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杰;叶绍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永林竹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00 | 分类号: | B27D1/00;B27D1/10;B27D5/00;B32B37/00;B32B3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01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种 重组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重组材结构和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竹重竹材工艺流程为,竹片切削成定规格长方形状后进行碾压、干燥、浸胶、二次干燥、模压机上多层次铺料、压制成型、截边后形成竹重组材。碾压时将竹片放在碾压机辊子上碾压成松散而交错相连、纵向保持原有纤维排列方向的竹纤维束条,经浸胶二次干燥的竹纤维束在模具上进行铺装,竹纤维束条的两端经整平后进行压制。
使用该种工艺要加工竹重组材,由于长度方向还得保留一定的裁边量,则要求使用比竹板材更长的长矩形竹片。受该种工艺要求目前竹重组材一般以2米长为规格,最大长度为2.5米较为少见。一般竹子成材后7~8米长,去除头尾材质不符合要求可切成三段2米竹片用于板材加工,若要加工3~7米长板材直接用3~7米竹片进行加工从理论上也是可以的,但是辊压3~7米长竹纤维束由于太长容易出现纤维束断开现象,其次如此长的竹纤维束在干燥、浸胶工序中要求至少3~7米长的设备成本高,其三如此长竹纤维束在生产车间中搬动到各道工序作业也不易操作,车间场地要求较大,三因素造成加工成本高,所以现有一般产品规格只是2米长,至于加工7米以上板材那就更不可能。
所以目前竹重组板材结构为多层平铺竹纤维束层掺胶的多层状结构,板材长度小于2.5米,单层平铺竹纤维束为等长长方体状竹纤维束横向相邻并有粘结胶掺入的单层结构,而很多场所,作业要求长度大于2.5米甚至10多米长的竹重组材,只好去拼接,但拼接的力学性能差而且多了一道接长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长形特种竹重组材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方案是:长形特种竹竹重组材为平铺竹纤维束层紧贴掺胶的多层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单层平铺竹纤维束单条纵向呈2条或2条以上竹纤维束条头尾对接或搭接状,各层平铺竹纤维束对接部位或搭接部位所处于的与纤维束垂直的横截面互为错位,竹重组板材纵向长度大于2.5米。
长形特种竹重组材生产方法:模压机上多层次铺料工序中平铺竹纤维束条时单条纤维束纵向2条或2条以上竹纤维束条头尾对接或搭接,各层平铺竹纤维束对接部位或搭接部位所处于的与纤维束垂直的横截面互为错位,竹重组板材纵向长度大于2.5米。
本发明优点在于:可利用短竹纤维束及其制造设备制作大于2.5米以上的竹重组板材,使用范围广而且成本低。竹纤维束对接式拼接使竹片长度不局限于2米长,可长可短,竹材得到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长形特种竹重组材为平铺竹纤维束层紧贴掺胶的多层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单层平铺竹纤维束单条纵向呈2条或2条以上竹纤维束条头尾对接或搭接状,各层平铺竹纤维束对接部位或搭接部位所处于的与纤维束垂直的横截面互为错位,竹重组板材纵向长度大于2.5米。
长形特种竹重组材生产方法:包括竹片切削成定规格长方形状后进行碾压、干燥、浸胶、二次干燥、模压机上多层次铺料、压制成型、截边后形成竹重组材,其特征在于:模压机上多层次铺料工序中平铺竹纤维束条时单条纤维束纵向2条或2条以上竹纤维束条头尾对接或搭接,各层平铺竹纤维束对接部位或搭接部位所处于的与纤维束垂直的横截面互为错位,竹重组板材纵向长度大于2.5米。
平铺竹纤维束单层并排的各纵向对接或搭接的竹纤维束其对接头或搭接头在单层中横截面上互为错位。
平铺竹纤维束对接头或搭接头在单层中互为错位,各层间也互为错位使纵向受力均匀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永林竹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永林竹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09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温度控制烫印防伪印章及方法
- 下一篇:点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