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0232.0 | 申请日: | 201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3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悦;邱承彬;王丽花;吴显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5 | 分类号: | G06F3/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2012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是现在被广泛应用的一种触摸传感输入装置,根据触摸感应原理,现有技术的触摸屏包括电阻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表面红外触摸屏等。其中,电阻式触摸屏因为其成本低、易实现、控制简单等优点被广泛使用;近年来,电容式触摸屏以其透光率高、耐磨损、耐环境温度变化、寿命长、可实现多点接触的高级复杂功能而受到大众的欢迎。互容式触摸屏是电容式触摸屏中一种新兴的技术,它对噪声和对地寄生电容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可以实现真正的多点触摸,因此已经成为各电容式触摸屏芯片厂商主攻的方向。
图1为现有技术的互容式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驱动层的正投影示意图,图2b为感应层的正投影示意图,参考图1,现有技术的互电容式触摸屏包括玻璃基板10,形成于玻璃基板10上的氧化锡铟(ITO)驱动层11,形成于驱动层11上的介电层12,形成于介电层12上的氧化锡铟(ITO)感应层13,以及形成于感应层13上的保护层14。参考图2a,驱动层11包括多个驱动电极111,每个驱动电极为砖石型,该多个驱动电极111规则排列,分别通过多条平行的驱动线11a、11b、11c、11d……电连接;参考图2b,感应层13包括多个感应电极131,每个感应电极为砖石型,该多个感应电极131规则排列,分别通过多条平行的感应线13a、13b、13c、13d……电连接,驱动线11a、11b、11c、11d……与感应线13a、13b、13c、13d……互相垂直,每条感应线13a、13b、13c、13d……通过选通开关模块20与检测电路30电连接。继续参考图1,相互正对的感应电极131和驱动电极111之间形成互电容。结合参考图2a和图2b,触摸屏的工作原理为:以驱动线11a为例进行说明,驱动线11a上施加驱动电压40,其它驱动线11b、11c、11d……接地,感应线13a通过选通开关模块20与检测电路30连接,这时检测的是驱动线11a和感应线13a,手指触摸在这两条线的交点处,会有触控信号,然后,通过选通开关模块20再依次将感应线13b,13c,13d……与检测电路30相连,此时检测驱动线11a与感应线13b,13c,13d……交点处的信号;之后,给驱动线11b、11c、11d……依次施加驱动电压,依次扫描驱动线11b、11c、11d……完成扫描过程,这样就将所有驱动线11a、11b、11c、11d……与所有感应线13a,13b,13c,13d……的所有交点处扫描到了。图3为每一条驱动线与每一条感应线的交点处的等效电路示意图,该等效电路主要包括驱动线与感应线之间形成的电路50、手触摸触摸屏时与驱动线、感应线形成的手指模式等效电路60、以及检测电路30;其中电容C1为交点处感应电极131和驱动电极111形成的互电容,电容C2和电容C3分别为驱动线、感应线与地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检测电路30是一个电流放大器,将感应线上的电流转化成为电压信号输出,当手指触摸触摸屏幕时,其触摸点的互电容C1发生变化,这样就使输出电流变化,从而使输出电压变化,从而可以检测到触摸点的位置。
以上所述为现有的一种多层触摸屏结构,即驱动层和感应层位于不同层,图4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单层的触摸屏结构的驱动层和感应层的正投影示意图。参考图4,该单层的触摸屏,驱动层和感应层位于同一层,驱动层包括多个驱动电极71,并规则排列成多行驱动电极71a,71b,71c……,每一行的各个驱动电极之间并不相连,而是在外围区域通过外围的驱动线使之连接起来;感应层包括多个感应电极72,并且感应电极72与每列的驱动电极间隔设置,每一驱动电极71和相邻的感应电极72形成互电容,它的互电容等效电路同样也是图3所示的等效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触摸屏结构,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达到相同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摸屏,包括多个驱动电极,成行列规则排列,同一行的驱动电极分别与同一外围驱动线电连接;
多个感应电极,成列排列,与所述成列的驱动电极间隔设置,同一列的感应电极分别与同一外围感应线电连接;
检测电路,分别与每行的驱动电极和每列的感应电极电连接;
其中,相邻的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通过连接线电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多条屏蔽线,形成于相邻的每列驱动电极和每列感应电极之间。
可选的,所述每条屏蔽线包括多段屏蔽线,并且相邻的每段屏蔽线之间通过桥接线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02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