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的工作液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6331.1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8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韡;夏小明;徐振祥;陈晓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山市双氧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5/023 | 分类号: | C01B15/023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1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蒽醌法 过氧化氢 生产 工作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中工作液的制备技术,具体的说, 是一种用于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中工作液的组分配方。
背景技术
蒽醌法工艺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过氧化氢生产工艺。在此工艺 中,溶解在溶剂或溶剂混合物中的烷基蒽醌(工作液),首先在氢化 催化剂存在下被氢化成烷基蒽醌(氢化步骤)。然后烷基氢蒽醌被氧 化再生成原来的烷基蒽醌,伴随着生成过氧化氢(氧化步骤)。过氧 化氢通常用水萃取分离(萃取步骤),而烷基蒽醌被再循环至氢化步 骤。
在蒽醌法工艺中,通常联合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溶剂。其中一种 溶剂能够溶解大量的烷基蒽醌,另一种溶剂能够大量溶解烷基氢蒽 醌。芳香族的、脂肪族的烃类,或环烷基烃类以及它们的混合物,通 常被用来作为烷基蒽醌的溶剂。极性溶剂或化合物被用来作为烷基蒽 氢醌的溶剂。例如2-辛醇和二异丁基甲醇或磷酸脂,如磷酸三辛脂。
所使用的溶剂系统除了上述必须是醌和氢醌的良好溶剂外,它们 在工作液的氢化和氧化过程中本身必须是化学上稳定的,在水中和过 氧化氢水溶液中溶解度要足够低,它们的密度必须适合于过氧化氢的 萃取,另外还必须具有低挥发性和高的过氧化氢分配系数。
欧洲专利EP 0,287,421(1988)报导N-苯基N-乙基苯甲酰胺(以 下简称为:BEA)是一种很好的极性溶剂。首先,它具有非常好的抗 氧化性,可以在150℃下保持不变,而据EP 0,044,480(1982)报导, 磷酸三辛脂在140℃,50小时即被降解11.7%,而醋酸甲基环己酯降 解了22.6%;其次它能很容易地与用于溶解醌的烃类溶剂组成工作液 (溶剂介质可由占重量5%到50%的BEA和50%到95%的烃类溶剂 混合构成),当BEA与重芳烃质量比为25/75,且以H4EAQ为工作介 质,其浓度为115-120g/L时,H2O2最大产率达到16g/L;其三,BEA/ 重芳烃溶剂对乙基蒽醌的溶解度达到235克/升溶剂,而TOP/重芳烃 体系只能达到155克/升溶剂。
我们发现,BEA/重芳烃体系与TOP(磷酸三辛脂)/重芳烃体系相比, 从工作液的粘度、表面张力、H2O2分配系数数据来看,都很相似, 但BEA/重芳烃体系密度比TOP/重芳烃体系高,对萃取操作不利。在 30℃时,两种溶剂体系分别溶入2-乙基蒽醌后的密度变化见表1与表 2。
表1BEA/重芳烃(25/75,w/w)溶入不同量2-乙基蒽醌后的密 度变化
表2TOP/重芳烃(25/75,v/v)溶入不同量2-乙基蒽醌后的密 度变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在最大限度保持BEA优点的前提下,解决 BEA/重芳烃体系密度偏高的缺点,从而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过氧化 氢生产工作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用的工作液配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用的工作 液,其特征是:以重芳烃、磷酸三辛酯、N-苯基N-乙基苯甲酰胺(BEA) 的混合物作为溶剂。其中重芳烃的体积含量为65-80%,磷酸三辛酯 的体积含量为5-25%,N-苯基N-乙基苯甲酰胺的体积含量为 4.5-17.8%;所述工作载体为烷基蒽醌和烷基四氢蒽醌混合物,所述工 作液中烷基蒽醌与烷基四氢蒽醌的总含量为130~200g/L;其中N- 苯基N-乙基苯甲酰胺的体积含量为8-8.9%,为本发明的最优。
优选的,所述的工作载体为2-乙基蒽醌及其四氢衍生物的混合物, 或特丁基蒽醌及其四氢衍生物的混合物,控制工作液的总醌含量为 130-200g/L,烷基蒽醌与烷基四氢蒽醌的重量比为1∶0.111、1∶0.182 或者1∶0.046;所述溶剂中重芳烃作为烷基蒽醌的溶剂,N-苯基N-乙 基苯甲酰胺和磷酸三辛酯的混合物作为烷基四氢蒽醌的溶剂;所述重 芳烃为C9-C10的重芳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山市双氧水有限公司,未经江山市双氧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6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桅杆头
- 下一篇:标本分析仪、标本分析方法及计算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