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轿厢按楼层非接触式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5650.0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2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潘文诚;沈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康开电气有限公司;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新亚 |
地址: | 2152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轿厢按 楼层 接触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或类似的升降机系统的供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从电梯轿厢外部以非接触方式向平层静止时的轿厢供电的电梯轿厢按楼层非接触式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或升降机系统都有一个在升降通路(井道)里上下移动的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箱形空间,称作轿厢。如图6所示,交流电源25通过传输线26给电梯控制柜18和电气箱27供电,轿厢22位于井道16内,在卷扬机机构的作用下作升降移动。电梯轿厢常规的供电方式是通过一束悬挂在电梯井道16内的电缆38来完成的,这束电缆随轿厢的升降移动而在一定的范围内伸缩,其端头连接到轿厢电气盒35上给轿厢内负载39供电。这种供电方式有明显的弊端:电缆38因长期做伸曲运动其导体极易疲劳折断,绝缘也极易老化失效,尤其在气温寒冷的地区。如果是观光电梯,这种悬挂式供电电缆将有碍美观。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10149469.1的专利申请公开了电梯轿厢内负载的另一种供电方式。如图7所示,原来悬挂式供电电缆的位置被替换为一种滑动变压器的形式非接触供电。图中34是流过高频电流的馈电线,它机械固定在轿厢导轨35上。在轿厢侧面安装具有E字型断面的磁芯36,馈电线34的联通部位34a、34b贯通磁芯36的各槽36a、36b中,该磁芯36的中央磁极36c卷绕着次级绕组32,该次级绕组32的两端与轿厢受电部33的输入端子连接,受电部33将次级绕组32上感应到的交流电压变换为与轿厢内负载39对应的电力形态,给负载39供电。但是,这种形式的非接触式供电,由于其流过高频电流的馈电线34在整个电梯井道里是磁场裸露的,由此带来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另一方面,如因不慎在磁场裸露的馈电线34周围有金属物(如扳手之类)靠近,由此产生的涡(电)流极易引起火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电梯轿厢内负载馈电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该装置摒弃了悬挂电缆方式的有线供电方式,摒弃了在整个井道内磁场裸露的高频馈电轨道式的非接触供电方式,采用了按楼层通过可分离电磁机构对轿厢负载进行非接触式的供电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厢按楼层非接触式供电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在电梯轿厢升降所经过的每一楼层安装一个生成高频电能的馈电部件,在电梯轿厢上安装一个与每一楼层的馈电部件相对应的受电部件,馈电部件和受电部件在轿厢平层静止时通过可分离电磁机构非接触地感应耦合地传送电能,受电部件将感应耦合得到的电能用于电梯轿厢内的负载驱动和蓄电池储能,蓄电池在电梯轿厢升降时维持轿厢内用电负载的供电。
上述可分离电磁机构是由连接于馈电部件的原边磁芯绕组和连接于受电部件的副边磁芯绕组所组成,电梯轿厢升降时可分离电磁机构分离。
上述的副边磁芯绕组位于移动的电梯轿厢上,只有一副,原边磁芯绕组位于各个楼层,对应于大楼楼层的层数可以有多副,且该可分离电磁机构处于高频馈电状态时,通过屏蔽接地的手段使其具备完好的电磁兼容性。
所述的馈电部件将工频交流电生成具有50Hz~500kHz频率范围的高频电能,向所述的可分离电磁机构上的磁芯和绕组馈电;为达到最佳功率传输,可分离电磁机构的原副边绕组上都按某种方式串并联有电容器、电感器,使之工作在谐振状态。另外,在可分离电磁机构处于原副边分离(轿厢上下移动)状态时,该馈电部件将停止工作,实现了节能和提高电磁兼容性。
并且,根据不同的实施方案,所述的馈电部件可以按楼层给每个需馈电的可分离电磁机构配置一部;也可以整套(电梯轿厢按楼层非接触式供电)装置只配置一部,分别与各个楼层的可分离电磁机构的原边连接,且在轿厢平层静止时仅向轿厢所在的楼层的可分离电磁机构馈送高频电能,所有楼层的可分离电磁机构均由它来分时馈电。
并且,所述的馈电部件可以是单相供电,也可以是三相供电。
所述受电部件还可以包含一个电能变换环节,当受电部件从可分离电磁机构上的副边磁芯绕组感应到高频电能后,通过电能变换环节将感应到的电能变换成与所述轿厢上配置的负载对应的电能形态。
所述受电部件还可以包含一个电能变换环节,当受电部件从可分离电磁机构上的副边磁芯绕组感应到高频电能后,通过电能变换环节将感应到的电能变换成直流电。
所述受电部件还包含一个蓄电池储能控制环节,该环节在轿厢平层静止时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在电梯轿厢因升降而离开楼层馈电部件时及可分离电磁机构的副边磁芯绕组时控制蓄电池向轿厢内负载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康开电气有限公司;浙江科技学院,未经苏州康开电气有限公司;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5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