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光谱测定丹参提取液中鞣质含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5515.6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0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瞿海斌;程翼宇;黄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537 | 分类号: | A61K36/537;A61P9/10;G01N21/25;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光谱 测定 丹参 提取 鞣质 含量 方法 | ||
1.一种近红外光谱测定丹参提取液中鞣质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校正集样本的收集:收集不同批次丹参第1~3次提取过程中获取的丹参提取液样本;
(2)校正集样本鞣质含量的测定:按2005版中国药典附录XB中的磷钼钨酸/干酪素法测定丹参提取液中鞣质含量;
(3)校正集样本近红外光谱的测定:使用近红外光谱仪扫描样本,获取近红外光谱数据,选择合适的光谱波段和预处理方法,获取特征光谱数据;
(4)校正模型的建立:使用多元校正方法,构建校正集样本鞣质含量与近红外特征光谱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用于样本鞣质含量的预测;
(5)校正模型的验证:取已测知鞣质含量的丹参提取液,在相同条件下扫描获取其近红外光谱数据,根据已建立的多元校正数学模型计算样品中的鞣质含量,要求测量误差小于25%;
(6)校正模型的应用:采集待测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选用同样的光谱波段和光谱预处理方法,获取特征光谱信息,将该光谱信息输入构建的鞣质定量校正模型中,计算丹参提取液中鞣质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谱测定丹参提取液中鞣质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谱的采集方式及采集条件为:使用透射法采集近红外光谱,采集光谱的相关参数:分辨率8cm-1,扫描次数32次,扫描光谱波长范围4000~10000cm-1,每个样品作3次平行扫描,取平均扫描数据作为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谱测定丹参提取液中鞣质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谱预处理方法包含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则变换、求导数和平滑,波段优化包含全波段、4327-4891cm-1、5546-6861cm-1、7093-7563cm-1及其组合的选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谱测定丹参提取液中鞣质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的化学计量学多元校正方法为偏最小二乘法或主成分回归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丹参注射液提取过程中提取液的鞣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55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