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西他赛半合成中一种母核与支链酯化连接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4511.6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0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毛旭;马德君;徐宝玲;耿秀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协和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13/12 | 分类号: | C07D4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一种 酯化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西他赛半合成中一种母核与支链酯化连接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多西他赛是新一代人工半合成的紫杉醇衍生物,被认为是迄今疗效最显著的抗癌药物之一。已报道的多西他赛半合成路线有多种,其中大部分都要涉及到侧链(人工合成)与母核(天然产物中提取)的酯化连接。因此,怎样提高该酯化反应的产率,以增加母核的收益,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反应中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以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绿色生产,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离子液体作为良好的反应介质和催化剂,具有无味、无污染、不易燃、易与产物分离、可反复多次循环使用等诸多优点,是传统挥发性溶剂的理想替代品,也是我们目前所提倡的具有环境友好特点的“绿色溶剂”。这儿我们以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对侧链与母核的酯化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多西他赛半合成路线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一个合成步骤(式I)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对离子液体型反应溶剂的循环利用和较高的产率,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
(式I)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离子液体[HPy][PF6]、(2*,4S,5R)-N-叔丁氧羰基-2-(4-甲氧基)苯基-4-苯基-1,3-氧氮杂戊环-5-甲酸、7,10-二-(2,2,2,-三氯乙氧羰基)-10-去乙酰基巴卡亭III、DCC和DMAP,在室温搅拌3~7h,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分别用10%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后,得到侧链与母环偶联的粗产物,为微黄色油状物,有较高的纯度,可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
反应后副产物不需要从体系中分离出来,直接在原来反应体系中可以进行重复酯化反应,研究发现该反应体系被重复使用5次,产物的产率基本不变,从而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使反应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案1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离子液体[HPy][PF6](10mL)、(2*,4S,5R)-N-叔丁氧羰基-2-(4’-甲氧基)苯基-4-苯基-1,3-氧氮杂戊环-5-甲酸(3mmol)、7,10-二-(2,2,2,-三氯乙氧羰基)-10-去乙酰基巴卡亭III(2mmol)、DCC(4.4mmol)和DMAP 0.10g,在室温搅拌3h,乙酸乙酯(3×5mL)萃取,有机相分别用10%碳酸钠溶液(3×15mL)和饱和食盐水(3×15mL)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后,得到侧链与母环偶联的粗产物。使用本方法制得的侧链与母环偶联的相产物外观为微黄色油状物,有较高的纯度,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合成反应。
反应后副产物不需要从体系中分离出来,直接在原来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上述同量的反应物,进行重复酯化反应,研究发现该反应体系被重复使用5次,产物的产率基本不变。
实施方案2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离子液体[HPy][PF6](10mL)、(2*,4S,5R)-N-叔丁氧羰基-2-(4’-甲氧基)苯基-4-苯基-1,3-氧氮杂戊环-5-甲酸(2mmol)、7,10-二-(2,2,2,-三氯乙氧羰基)-10-去乙酰基巴卡亭III(3mmol)、DCC(3.3mmol)和DMAP 0.08g,在室温搅拌5h,乙酸乙酯(4×5mL)萃取,有机相分别用10%碳酸钠溶液(3×15mL)和饱和食盐水(3×15mL)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后,得到侧链与母环偶联的粗产物。使用本方法制得的侧链与母环偶联的粗产物外观为微黄色油状物,有较高的纯度,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合成反应。
反应后副产物不需要从体系中分离出来,直接在原来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上述同量的反应物,进行重复酯化反应,研究发现该反应体系被重复使用5次,产物的产率基本不变。
实施方案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协和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协和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45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