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电缆槽盖板用活性粉末混凝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3681.2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1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安;刘东红;贾江海;王玉池;孟华梅;曹志强;吕现明;徐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H02G3/04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电缆 盖板 活性 粉末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路电缆槽盖板用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
背景技术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超高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及高韧性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它是根据最大密实性原理,由水泥、磨细石英砂、硅灰和高效减水剂、钢纤维并辅以适当的养护制度而制成。公开号为CN 101565288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路桥梁盖板用活性粉末混凝土,由水泥、硅粉、石英砂、外掺料、钢纤维、外加剂和水按重量比为650~700∶170~200∶1150~1200∶160~250∶140~150∶30~40∶135~160的比例均匀混制而成,外掺料为粉煤灰或矿渣。这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存在的缺点是表面光洁度差,成本高,推广意义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且达到技术指标要求的铁路电缆槽盖板用活性粉末混凝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水泥625~690份,石英砂1120~1200份,水140~162份,RPC专用掺合料295~320份,钢纤维85~140份,固含量≥30%的聚羧酸类外加剂33~38份,经搅拌、振动、养护后制成.
一般来说,钢纤维掺量的增加使得抗折及抗压强度均增加,但是随着钢纤维体积掺量的不断提高,RPC的造价也会不断增加,RPC拌合物的流动度也在不断减小,预制件成型越来越困难。减少钢纤维的用量,可明显降低成本,但是极易造成混凝土整体性能的下降。本发明特点在于调整钢纤维的用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经过反复试验调整各组分的用量使混凝土能够达到优良的性能指标。
表1
为了进一步解决现有铁路电缆槽盖板用活性粉末混凝土表面光洁度差的问题,本发明在RPC专用掺合料中含有占掺合料总重量5%的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可以使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大量减少,并出现瓷面效应,从而提高了构件表面的外观质量。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1)成本低,目前,我国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的市场价在380~410元/吨之间,石英砂的市场价在440~450元/吨之间,RPC专用掺合料市场价在3300~4500元/吨之间,钢纤维市场价在13600~18000元/吨,聚羧酸类外加剂4700元/吨左右。按最低价计算,公开号为CN 101565288A的中国发明专利单方混凝土材料成本单价为3819元。本发明按实例2(目前施工用配方)成本单价为3300元,成本降低了500多元/方。(2)表面光洁度好,掺合料中增加了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可以使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大量减少,并出现瓷面效应,从而提高了构件表面的外观质量。(3)降低了骨胶比,使砂子随着水泥浆的收缩而移动,在砂子与水泥浆之间不产生裂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采用的材料性能指标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36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展现词条属性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主板系统设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