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椎弓根螺钉加压撑开固定夹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9992.1 | 申请日: | 201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6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周跃;郑诚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通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6 | 分类号: | A61B17/86;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德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椎弓根 螺钉 加压 撑开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柱外科融合手术微创内固定辅助复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创椎 弓根复位装置的椎弓根螺钉加压撑开固定夹。
背景技术
脊柱后路钉棒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内固定方式,可以提供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以促进脊 柱融合。脊柱后路钉棒系统的优点是通过椎弓根将螺钉拧入椎体中,调节固定在脊柱短节段 内相邻的的椎弓根螺钉之间的撑开、加压等作用力,提供三维矫正和坚强的内固定,恢复脊 柱的正常排列。椎弓根螺钉能够刚性固定住椎骨节段,促进椎体间融合,将椎骨节段固接成 一个整体,防止椎体移位,缓解疼痛。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可大限度地减少了周围组织的 损伤,使病人能以最短的时间获得康复,减轻了其经济负担。
为了对原有椎体畸形进行扩张复位,并有效恢复塌陷椎体的高度,需要对塌陷的椎体进 行加压撑开和固定。中国发明专利:经椎弓根体外复位器(申请号:200810123915.6;申请 日:2008-05-29),公开了一种加长椎弓根中空螺钉系统,包括椎弓根螺钉和由延长杆、正反 螺纹撑开加压杆构成的自锁撑开加压装置。通过在体外施加撑开和加压作用,对病椎进行复 位,并通过自锁撑开加压装置维持病椎复位的撑开状态,可有效恢复并维持骨折椎体的高度。 其中,延长杆的头部固定在椎弓根螺钉的尾部,用于延长力臂,延长杆的尾部同一高度上设 置径向的两个通孔,正反螺纹撑开加压杆穿过相邻设置的两椎弓根螺钉的延长杆尾部的通孔, 通过旋转正反螺纹撑开加压杆中部设置的自攻螺母调整两延长杆尾部的距离,实现对椎弓根 螺钉撑开加压的功能。
但是,上述发明专利的加长椎弓根中空螺钉系统只能通过在两延长杆尾部施加作用力, 通过调整两延长杆尾部的距离间接地对椎弓根螺钉进行撑开或加压。由于作用力直接作用于 两延长杆尾部,而没有支点作为杠杆,不能够确保对脊椎进行有效地加压或撑开。同时其通 过自攻螺母施加作用力,由于受到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作用力传递到椎弓根螺钉的效率不 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辅助工具不能对脊柱病变节段置入的椎弓根螺钉进行准确有效地 撑开和加压操作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微创后路内固定钉棒系统的辅助工具,一种椎 弓根螺钉加压撑开固定夹。用于通过微创后路内固定钉棒系统,在发生塌陷、错位节段的相 邻上下椎体置入椎弓根螺钉后,对相邻锥弓根螺钉实现加压及撑开复位操作,使用简单且作 用效率高。临床上可以帮助医生实现精确地固定病变节段,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减少手术时 间,从而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椎弓根螺钉加压撑开固定夹,用于对已置入的椎弓根螺钉进行加压和撑开操作,其 特征在于:它包括滑轨、限位夹和滑动夹;所述滑轨为一可使滑动夹在其上滑动的长杆结构, 所述滑轨一端固定限位夹,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套入滑动夹;所述限位夹包括限位夹头和 用于将限位夹头与滑轨连接的固定头,所述滑动夹包括滑动夹头和用于使滑动夹在滑轨上滑 动并将其固定在滑轨上的滑动固定结构;所述滑动夹头和所述限位夹头均位于所述滑轨的一 侧表面上,且可相对于所述滑轨万向转动。
所述滑轨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梯形、椭圆形或运动场跑道形。
其特征在于滑轨的另一侧表面上沿轴向设置有长凹槽。
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上设置连续的弧面。
所述滑动固定结构包括一套筒和一固定螺栓,所述套筒的内腔与所述滑轨的外周相适配 合,所述套筒的一侧面连接所述滑动夹头,与所述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螺 栓相适配的螺孔。
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与所述长凹槽相适配。
所述滑动夹头和所述限位夹头为圆形套筒,所述圆形套筒的筒壁上开有螺孔。
所述滑动夹头和所述限位夹头的侧壁设置用于固定连接椎弓根螺钉的持钉结构的紧固螺 栓。
所述持钉结构为送钉套筒或持钉杆。
所述限位夹头与固定头之间的固定点和所述滑动夹头与所述滑动固定结构之间的固定 点,均位于所述限位夹头和所述滑动夹头的一端。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通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通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99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酒灌装输送移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香料桶开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