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丝及用该焊丝进行贝尔岔心、尖轨气焊焊修作业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3794.4 | 申请日: | 201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4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35/30 | 分类号: | B23K35/30;B23K5/12;B23K5/213;B23K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麻吉凤;毛燕生 |
地址: | 10004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丝 进行 贝尔 气焊 作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线路中焊修维护作业领域,尤其涉及焊丝及用该焊丝进行贝尔岔心、尖轨气焊焊修作业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我国铁路线路经过了大面积线路提速改造,为提高列车过岔速度,实现线路整体提速,贝尔岔心、尖轨在国内铁路线路中的运用日益广泛。由于贝氏体合金钢的含碳量较高,传统的焊接工艺及传统工艺所使用焊丝不能实现对贝尔岔心、尖轨的焊修。致使贝尔岔心、尖轨的修补工作曾一度不得不以高成本的更换岔心和尖轨的方式来代替。且传统焊接工艺存在效率低下,成本较高,容易在焊接过程中出现气孔、裂缝,不能对贝尔岔心焊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丝及用该焊丝进行贝尔岔心、尖轨气焊焊修作业的方法。基于本发明,可以配合贝尔岔心、尖轨焊修工艺,在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的同时,还可以极大的降低相关工务工作的维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一种焊丝,所述焊丝包含铁、镍、镉、碳;其中,碳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48%~0.58%,镍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2%,铬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8%~1.08%。
上述焊丝,优选所述焊丝还包含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70%~1.00%的锰。
上述焊丝,优选所述焊丝还包含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6%~0.27%的硅。
上述焊丝,优选所述焊丝还包含质量百分比含量小于0.24%的铜,质量百分比含量小于0.04%的磷;以及质量百分比含量小于0.04%的硫。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焊丝进行贝尔岔心、尖轨气焊焊修作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处理步骤,用氧化焰和中性焰处理岔心、尖轨、钢轨表面;焊修步骤,用中性焰溶化所述焊丝,并将所述焊丝始终置于溶池中,焊修结束后,在施焊区下加垫;焊后处理步骤,采用打磨机的平行砂轮,对焊层进行平顺打磨,先平面后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焊丝金相组织和贝氏体合金钢十分相似,满足目前国内贝尔岔心、尖轨和钢轨的使用要求和机械性能要求;能够延长部件使用寿命;焊后不产生任何焊接缺陷;可利用行车间隙施工,不影响正常通行;不需拆卸、不需预热、不需保温、作业便利;焊后不易产生裂纹,功效高、成本低;焊修后整修工艺简单,保养时间短;焊修设备简单,便于运送、携带;为用户节省巨额的材料费、人工费。
附图说明
图1为焊丝进行贝尔岔心、尖轨气焊焊修作业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焊丝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焊丝,其材料组分如下:
碳:0.48%
硅:0.16%
锰:0.70%
铬:0.8%
镍:0.32%
铜:≤0.24%
磷:≤0.04%
硫:≤0.04%
其余为Fe。
实施例三:
一种焊丝,其材料组分如下:
碳:0.52%
硅:0.25%
锰:0.82%
铬:0.86%
镍:0.22%
铜:0.22%
磷:0.02%
硫:0.02%
其余为Fe。
实施例三
一种焊丝,其材料组分如下:
碳:0.58%
硅:0.27%
锰:1.00%
铬:1.08%
镍:≤0.32%
铜:≤0.24%
磷:≤0.04%
硫:≤0.04%
其余为Fe。
焊丝进行贝尔岔心、尖轨气焊焊修作业的方法实施例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本发明的焊丝进行贝尔岔心、尖轨气焊焊修作业的方法,参照图1,包括如下步骤:
预处理步骤10,用氧化焰和中性焰处理岔心、尖轨、钢轨表面;焊修步骤12,用中性焰溶化所述焊丝,并将所述焊丝始终置于溶池中,焊修结束后,在施焊区下加垫;焊后处理步骤14,采用打磨机的平行砂轮,对焊层进行平顺打磨,先平面后两侧。
下面对上述三个步骤进行详细的说明。
对于预处理步骤10,用氧化焰和中性焰将岔心、尖轨、钢轨表面的硬化物(疲劳层)氧化物(铁锈)、污垢、碎裂微细裂纹彻底清除。其中,预处理长度:300mm
对于焊修步骤12,工作特点边焊边熔,用中性焰溶化新型焊丝,新型焊丝始终不能离开溶池。气焊结束后,应在施焊区下加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3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