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系统及其压力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9514.2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7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邵国江;石峰;章东平;潘亚军;陈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F25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逯长明 |
地址: | 3125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系统 及其 压力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系统设备组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压力容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压力容器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空调、冷冻机等制冷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在制冷系统中通常都包括一些内部流通或者贮存压力介质的压力容器,例如气液分离器或者储液器等组件。制冷系统中的气液分离器是一种用于气液分离和回油的装置,一般用于大中型的制冷系统中,安装于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其作用是将气体介质和液体介质相分离,以提高制冷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储液器安装于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之后,其作用是用于储存高压液体,从而保证制冷系统在冷负荷变化时,制冷剂的储液量随之调节。
请参考图1,图1为一种典型的制冷系统用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气液分离器包括由筒体11围成的腔体12,筒体11的上表面安装有上封头13,筒体11的下表面安装有下封头14,在上述腔体12中具有两端开口的U形管15,且该U形管15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进液管17和出液管18,且进液管17和出液管18均设置在上封头13的外侧,在U形管15靠近进液管17的一端安装有导气件16。当蒸发器中产生的气液混合介质通过进液管17流入U形管15并流经气液分离器后,经过导气件16将气体介质导入U形管15,而液体介质进入腔体12中。
请参考图2,图2为一种典型的制冷系统用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储液器包括由筒体21围成的腔体22,筒体21的上表面安装有上封头23,筒体21的下表面安装有下封头24,上述筒体21上开设有进液管25和吸液管26,从冷凝器中流出的介质通过进液管25流入筒体21,并能够在腔体22中的介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吸液管26,并通过出液管26的出液口流出储液器。
在上述气液分离器的腔体12以及储液器的腔体22内均具有较大的介质压力,因此,为了防止压力容器由于压力过大而造成损害,上述气液分离器的下封头14和储液器的下封头24的适当位置均加工有小孔,该小孔中焊接保护塞1,该保护塞1由熔点较低的合金材料制成,当制冷系统中的温度非正常升高至某一预定温度时,保护塞1首先受热熔化,使得压力容器通过其下封头上的小孔卸压,从而保护了压力容器。
但是,当保护塞1受热融化后,压力容器的密封性能很差,无法继续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对整个气液分离器和储液器等压力容器进行更换,从而,不仅造成了过程的复杂,而且使得压力容器以及制冷系统的使用成本提高,特别是对于使用环境比较恶劣,保护塞1极易熔化的场合,需要经常进行压力容器的更换,进一步造成了制冷系统的使用成本的提高。
因此,如何满足压力容器的功能要求的基础上降低其使用成本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容器,该压力容器不仅能够满足功能要求,而且具有较低的使用成本。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压力容器的制冷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压力容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损坏性超温保护部件,所述损坏性超温保护部件可拆装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当所述压力容器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所述损坏性超温保护部件为所述压力容器卸压。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开设有导通所述壳体的内外两侧的连接孔;所述损坏性超温保护部件位于所述连接孔中,且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装地安装于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损坏性超温保护部件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能够连通所述壳体的内侧和外侧,所述通孔中填充有超温保护材料。
优选地,所述超温保护材料为易熔合金。
优选地,所述通孔包括沿其轴线依次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积。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螺母,所述损坏性超温保护部件为螺钉,所述螺母的螺纹与所述螺钉的螺纹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螺纹为密封螺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95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