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α-蒎烯降解能力的维罗纳假单胞菌ZW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8779.0 | 申请日: | 2010-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8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蒋轶锋;成卓韦;陈建孟;应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B01D53/84;B01D53/72;C12R1/38;C02F101/32;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冷红梅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蒎烯 降解 能力 维罗纳 假单胞菌 zw 及其 应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具有α-蒎烯降解能力的新菌株——维罗纳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eronii)ZW及其应用,属于环境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α-蒎烯(C10H16)是一种不易生物降解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 Compounds,VOCs),广泛应用于木材加工业、造纸业和制药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随着工业的发展,α-蒎烯被随意排放进入大气,不仅直接危害人类健康,而且会与大气中的臭氧、羟基等自由基发生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并破坏臭氧层。因此研究α-蒎烯废气的净化技术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废气生物净化技术具有去除效率高、处理费用低、二次污染小等特点,逐渐被广泛应用于VOCs的处理。采用生物技术处理含α-蒎烯废水废气的关键之一便是获得具有高效降解α-蒎烯能力的菌株。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烷烃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α-蒎烯溶解度极低、结构较为复杂,迄今分离到的α-蒎烯降解菌还比较有限,主要包括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诺卡式菌P18.3(Nocardia P18.3),白色芽孢杆菌(Bacillus pallidus)等细菌,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等真菌。此外,已分离到的菌株降解效率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大量研究表明从环境中分离筛选高效的α-蒎烯降解菌,仍然是消除环境中α-蒎烯污染的重要环节。
本发明中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是一种常见的杆菌,经检索专利和其他相关文献,尚未发现利用维罗纳假单胞菌(Pseudomonasveronii)降解α-蒎烯的报道。该降解菌的发现对工业废水废气中α-蒎烯等石油烃污染物的高效净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耐受能力强的具有α-蒎烯降解能力的维罗纳假单胞菌及其用途。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株具有α-蒎烯降解能力的维罗纳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eronii)ZW,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 武汉 武汉大学,430072,保藏编号:CCTCC NO:M 209313,保藏日期2009年12月24日。该降解菌的发现对工业废水废气中烷烃类污染物的高效净化具有重要意义。
所述维罗纳假单胞菌ZW菌落特征如下:菌落呈乳白色,不透明,边缘光滑,具有黏性。透射电镜下观察该菌体的形态为稍长杆菌,具有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氧化酶阳性,淀粉水解和明胶水解阳性,接触酶阳性。
所述维罗纳假单胞菌ZW16s rRNA基因序列(GenBank登陆号为GU357489)如下:
CAGTCATGAATCACACCGTGGTAACCGTCCCCCCGAAGGTTAGACTAGCTACTT
CTGGTGCAACCCACTCCCATGGTGTGACGGGCGGTGTGTACAAGGCCCGGGAA
CGTATTCACCGCGACATTCTGATTCGCGATTACTAGCGATTCCGACTTCACGCAG
TCGAGTTGCAGACTGCGATCCGGACTACGATCGGTTTTCTGGGATTAGCTCCACC
TCGCGGCTTGGCAACCCTCTGTACCGACCATTGTAGCACGTGTGTAGCCCAGGC
CGTAAGGGCCATGATGACTTGACGTCATCCCCACCTTCCTCCGGTTTGTCACCGG
CAGTCTCCTTAGAGTGCCCACCATTACGTGCTGGTAACTAAGGACAAGGGTTGC
GCTCGTTACGGGACTTAACCCAACATCTCACGACACGAGCTGACGACAGCCATG
CAGCACCTGTCTCAATGTTCCCGAAGGCACCAATCCATCTCTGGAAAGTTCATT
GGATGTCAAGGCCTGGTAAGGTTCTTCGCGTTGCTTCGAATTAAACCACATGCTC
CACCGCTTGTGCGGGCCCCCGTCAATTCATTTGAGTTTTAACCTTGCGGCCGTAC
TCCCCAGGCGGTCAACTTAATGCGTTAGCTGCGCCACTAAGAGCTCAAGGCTC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8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