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苍术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07882.3 | 申请日: | 2010-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7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成钢;范明松;唐意红;李志雄;孙兆林;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6/284 | 分类号: | A61K36/284;A61P3/10;A61K31/7048;A61K31/4375;A61K31/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衡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4 | 代理人: | 包文超 |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苍术 提取物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多种植物提取物相混合而成的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含有苍术 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用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背景技术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不足所导致的 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糖尿病患者中,II型糖尿病(Diabetes type II,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患者占绝大多数。由于糖代谢的紊乱,在该病的发展进程 中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低血糖症(Hypoglycemia)、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 非酮高渗性昏迷(Nonketotic Hyperosmolar Coma)、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衰竭、视网膜 病变、神经病变及微血管病变等。II型糖尿病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三大类:生物药类, 如:胰岛素(Insulin);化学药,如:磺酰脲类(Sulfonylurea)、双胍类(Biguanide)、 格列酮类(Glitazone)和中成药类。限于目前尚没有较为成熟的胰岛素非注射给药技术, 其使用仍以注射为主,且注射过程也存在安全性风险。化学类药物虽具有较强的降血糖 作用,但对肝、肾等毒副作用大,还容易导致心血管并发症加重。此外,还有一些药物, 如:胰高血糖素类多肽(Glucagon-like peptide 1,GLP-1)、脂酰基化胰高血糖素类多肽 (NN2211,Novo Nordisk)、Exendin-4(Amylin)和聚乙二醇修饰的Exendin-4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00809516.7)等,长期给药后虽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糖化血红 蛋白(HbAlc)数值和改善β胰岛细胞功能,但由于这些分子还同样作用于中枢神经受 体,所以给药后呕吐和眩晕的症状较难避免,且给药方式仍以注射为主。另一类DPP IV酶抑制剂,虽能口服,但其将对生物体内的一大类酶均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会使体内 脂肪分布发生变化,且给药的实际效果也相对较差。
知母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的根茎, 具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的功效,中医临床多用于消渴症。知母药用以单位知母饮片或 与其它中药配伍后煎煮或熬煮为主。中药材知母中含知母皂甙(苷)(timosaponin)A- I、A-II、A-III、A-IV、B-I、B-II和B-III等成分,其中,知母皂甙A-II、A-IV结构 尚不明。还包括知母皂甙(amemarsaponin)A2,即马尔考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 基(1→2)-β-D-吡喃半乳糖甙B(marlogenin-3-O-β-D-glucopyranosy(1→2) -β-D-galactopyranosideB)、去半乳糖替告皂甙(desgalactotigonin)、F-芰脱皂甙(F-gitonin) 和异菝葜皂甙(smilageninoside)等。此外,还含有知母多糖(anemaran)A/B/C/D、 顺-扁柏树脂酚(cis-hinokiresinol)、单甲基-顺-扁柏树脂酚 (monomethyl-cis-hinokiresinol)、氧化-顺-扁柏树脂酚(oxy-cis-himokiresinol)、2,6,4′- 三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6,4′-trihydroxy-4-methoxy benzophenone)、对-羟苯基巴 豆油酸(p-hydroxyphenyl crotonic acid)、二十五烷酸乙烯脂(pentacosyl vinyl ester)、β- 谷甾醇(β-sitosterol)、芒果甙(mangiferin)、烟酸(nicotinic acid)、烟酰胺(nicotinamide) 及泛酸(pantothenic acid)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78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