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泥减量与反硝化脱氮耦合的城市污水污泥联合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6775.9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田禹;卢耀斌;纪超;延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3/30;C02F3/12;C02F3/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朱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硝化 耦合 城市 污水 联合 处理 系统 | ||
1.一种污泥减量与反硝化脱氮耦合的城市污水污泥联合处理系统,它由序批式生物污水处理装置、第一排泥泵(7)、第四调节阀(6)、污泥减量装置、第三调节阀(17)和第二排泥泵(18)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序批式生物污水处理装置由序批式生物反应器(1)、入水管(20)、第一进泥管(21)、第一排泥管(22)和第一曝气设备组成;第一曝气设备由第一曝气头(2)、第一进气管(23)、第一调节阀(3)、第一空气压缩机(4)、第一时间继电器(5)和第一导线(24)组成;
所述污泥减量装置由污泥减量反应器(8)、多块底栖类生物附着板(9)、第二曝气设备、第二进泥管(25)和第二排泥管(26)组成;第二曝气设备由第二曝气头(10)、第二进气管(27)、第二调节阀(12)、第二空气压缩机(13)、第二时间继电器(16)和第二导线(29)组成;底栖类生物附着板(9)由附着板主体(30)和固定在附着板主体(30)上的填料(31)组成;
所述入水管(20)安装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1)上端的侧壁上,且与序批式生物反应器(1)连通,所述第一进泥管(21)安装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1)下端的侧壁上,且与序批式生物反应器(1)连通,所述第一排泥管(22)安装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1)的底壁上,且与序批式生物反应器(1)连通,所述第一曝气头(2)设置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1)的内部,且位于序批式生物反应器(1)的底部,第一曝气头(2)通过第一进气管(23)与序批式生物反应器(1)外部的第一空气压缩机(4)连通,所述第一调节阀(3)安装在第一进气管(23)上,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5)通过第一导线(24)与第一空气压缩机(4)连接;
所述第二进泥管(25)安装在污泥减量反应器(8)上端的侧壁上,且与污泥减量反应器(8)连通,所述第二排泥管(26)安装在污泥减量反应器(8)的底壁上,且与污泥减量反应器(8)连通,所述多块底栖类生物附着板(9)均匀布置在污泥减量反应器(8)内且位于污泥减量反应器(8)的中部,所述第二曝气头(10)设置在污泥减量反应器(8)的内部,且位于最下端底栖类生物附着板(9)的下方,所述第二曝气头(10)通过第二进气管(27)与污泥减量反应器(8)外部的第二空气压缩机(13)连通,所述第二调节阀(12)安装在第二进气管(27)上,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16)通过第二导线(29)与第二空气压缩机(13)连接;
所述第一进泥管(21)通过第二排泥泵(18)与第二排泥管(26)连通,所述第一排泥管(22)通过第一排泥泵(7)与第二进泥管(25)连通,所述第四调节阀(6)安装在第一排泥管(22)上,所述第三调节阀(17)安装在第二排泥管(2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减量与反硝化脱氮耦合的城市污水污泥联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板主体(30)为矩形板,矩形板的长度与宽度的比值为5∶3,厚度为1-2cm,矩形板上开有多个方形孔(30-1),每个方形孔(30-1)的每一侧孔壁上均开有凹槽(30-2),每个方形孔(30-1)的每一侧孔壁上的凹槽(30-2)联合组成回字形固定槽,所述填料(31)通过回字形固定槽固定在附着板主体(3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污泥减量与反硝化脱氮耦合的城市污水污泥联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31)由多纤毛材料编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67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