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生长调节剂内光座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06532.5 申请日: 2010-02-02
公开(公告)号: CN101766199A 公开(公告)日: 2010-07-07
发明(设计)人: 杜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 杜文良
主分类号: A01N65/44 分类号: A01N65/44;A01N65/20;A01N65/36;A01N65/26;A01N65/40;A01N65/08;A01P21/00
代理公司: 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7 代理人: 许祥述
地址: 637200***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植物 生长 调节剂 内光座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尤其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是刺激植物生长发育,并提供部分微肥养分,使植物产量增加,按主要成份及其制备方法可分为化学合成型、腐植酸型、发酵生长制剂型和菌肥型。上述各植物生长剂生产原料多为化工原料,生产过程中极易产生环境污染,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条件要求苛刻,生产成本高,相当部分植物生产调节剂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被食源性植物吸收后,对人、畜健康造成危害。同时现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仅适用于部分植物或部分植物特定生长阶段,其增产效果有限,近年来,为减少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有人用植物作原料来生产植物调节剂,如中国专利(申请)96109703.5公开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以霍花条、秃疮飘、青蒿、狗尾蕨、野菊花、甘杏仁、翻白草、曼陀罗、苦参、北五加、鬼针子为主要成份,添加骨油尸氨或动物尸氨、平平加、碳酸钾、硫酸亚铁经混合反应,乳化制成。又如中国专利200610038100.9公开的一种植物源生长调节剂及其在农作物促生长方面的应用,它以艾蒿或紫穗槐植物为原料,将原料破坏组织后,将其放入提取釜中,加入2-2.5倍原料重的有机溶剂,浸泡提取12小时,如此提取2-3次,将 提取物浓缩至固状浓缩物,将固状浓缩物溶于0.5-1.5倍溶剂中,加入固状浓缩物0.1-0.5倍重的乳化剂,充分搅拌,再加入固状浓缩物80-120倍的水即可,上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存在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设备投资大,产品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原料来自自然植物,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生产使用中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适用植物种类多,增产效果显著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含有下列原料组份和重量比与水配制而成: 

花生壳∶玉米须∶柑桔果∶苦楝子果∶棕树花∶水=1∶0.8-1.2∶0.8-1.2∶0.8-1.2∶0.8-1.2∶2.1-2.9。 

必要时还可增加下列组份:狗尾巴草穗子、水稗穗子、玉米鳞片、燕麦穗子、白蜡树果任一何或数种组份,每种组份的重量比为0.8-1.2,水加入量为各组份总重的1/2。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 

1、收集新鲜的花生壳、玉米须、柑桔果、苦楝子果、棕树花备用; 

2、将收集的上述各组份准确称量所需重量并分别加水粉碎或碾磨碎,再加入全部所需水搅拌均匀,分别置于不同容器中密封,自然条件下储藏浸泡备用,储藏时间依温度而定,一般温度在25℃以下不少于60天,30℃以上不少于30天; 

3、将上述各组储藏浸泡物用60-120目纱布或筛网过滤去 渣备用; 

4、将上述各组份过滤液按花生壳液∶玉米须液∶柑桔果液∶苦楝子果液∶棕树花液∶=1∶0.8-1.2∶0.8-1.2∶0.8-1.2∶0.8-1.2的重量份混合,即可。 

本发明主要采用自然界广泛存在,易于收集的再生资源——各种植物种籽果实等作为原料,原料来源广,无毒无害,在生产、使用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整个生产过程简单,所需设备少,不用化学试剂和微生物,使用方便,产品性能稳定,本发明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又返回植物体中去,避免了一般调节剂在制备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掺入,特别有利于无公害植物培育,本发明能提高农作物的抗寒、抗旱、抗病、抗虫能力,提高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提高叶片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细胞分裂、扩大,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详见表1-表6。 

使用方法:依据不同植物,采用不同方法,具体情况如下: 

(一)水稻:播种前,用本发明原液稀释为50%浓度,浸种8-12小时(将种子充分湿润为度)即可播种(因种子果皮较厚),可增强种酶的活性,可提高种子的抗寒性,促使种子早生快发;二叶一心时在用2%的浓度根外喷雾,一般15Kg水加0.3Kg内光座/亩配成2%,促进分叶,抑制赤枯坐叶,水稻含芭时结合水稻病、虫防治在加入2%的浓度内光座混合喷雾(不影响效果),可促进幼穗分化,提早抽穗整齐一致,提高扬花受精和结实率,干粒重提高,秕粒少,可提高产量25%(详见表1)。 

(二)玉米:播种前,用本发明原液稀释为50%浓度,浸种 8-12小时(将种皮充分湿润为度)即可播种(因种子果皮较厚),玉米苗期,苗中期,苗后期均可用2%的浓度根外喷雾,可增强玉米抗旱性,玉米棒子无秃顶,子粒大而饱满,干粒重提高,可增产玉米量30%以上(详见表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文良,未经杜文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65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