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袋装淤泥土的快速脱水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4028.1 | 申请日: | 2010-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8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斯宏;王柳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009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袋装 淤泥 快速 脱水 方法 | ||
1.一种袋装淤泥土的快速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脱水方法包括电渗脱水,电渗脱水联合真空抽水或静载预压或动力挤密方法脱水,现分别叙述如下:
A.电渗脱水步骤如下:
1)先平整一块场地,场地表面铺设砂砾石或碎石排水层,四周设排水沟;
2)在场地上先铺设与土工袋底部面积相当的铁皮或金属网作为电渗阴极(5);
3)用淤泥泵将淤泥通过输入管道(7)向袋口(6)内注入土工袋内,直至土工袋完全充满淤泥,将袋口(6)扎紧,然后在土工袋上部沿水平方向插入钢筋作为电渗阳极(2);
4)用导线(3)的一端连接电渗阳极(2)和电渗阴极(5),导线的另一端与脉冲直流电源或稳压直流电源(4)连接,然后进行电渗;
5)电渗14-15天后,土工袋内土体的含水量达到小于土体塑性,此时将装有土体的土工袋装运至施工现场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B.电渗脱水联合真空抽水的脱水方法步骤如下:
1)在A电渗脱水的基础上,将真空井点管(8)在1/2土工袋高度处等间距水平插入,间距为40cm-60cm,使用三通(14)将真空井点管(8)与主管(9)连接,然后主管(9)再与真空抽水设备(10)连接;
2)启动真空泵(10),开始进行真空抽水;
3)待真空抽水出水量明显减小时,启动脉冲直流电源或稳压直流电源
(4)进行电渗,且电渗过程中保持真空抽水;
4)处理6~8天后,土工袋内土体的含水量达到小于土体塑性,此时将装有土体的土工袋装运至施工现场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C.电渗脱水联合静载预压的脱水方法步骤如下:
1)在A电渗脱水的基础上,在装有淤泥的土工袋顶部放置刚性板(11),刚性板(11)的为厚度10mm的钢板,面积与编织袋长、宽面积相等,然后通过起吊装置在刚性板上面施加水泥预制块(12)进行加载;
2)然后启动脉冲直流电源或稳压直流电源(4),然后进行电渗,且电渗过程中保持静载预压脱水;
3)处理8~10天后,当土工袋内土体的含水量达到小于土体塑性,此时将装有土体的土工袋装运至施工现场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D.电渗脱水联合动力挤密的脱水方法步骤如下:
1)在A电渗脱水的基础上,再在土工袋顶部放置一木制隔板(15)作为垫层,采用平板振动夯(14)在垫层(15)上面来回进行动力挤密;
2)然后启动脉冲直流电源或稳压直流电源(4)进行电渗,且电渗过程中保持动力挤密;
3)处理7~9天后,土工袋内土体的含水量达到小于土体塑性,此时将装有土体的土工袋装运至施工现场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A电渗脱水步骤2)中所述的土工袋为编织袋,长、宽、高为1m×1m×0.5m到4m×4m×2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A电渗脱水步骤3)中所述的电渗阳极(2)为直径10mm-20mm的钢筋,钢筋长度略小于土袋的宽度,电渗阳极呈水平向等间距布置,钢筋数目由设计电流密度,设计电压及土体的电导率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A电渗脱水步骤4)中所述电渗是采用间歇通电,通电12小时,间歇4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B电渗脱水联合真空抽水的步骤1)中所述真空井点管(8)采用口径20mm-25mm,壁厚2mm的镀锌管,真空井点管(8)表面有贯穿小孔,且由土工编织布缠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D电渗脱水联合动力挤密的脱水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动力挤密采用间歇振动的方式,每隔8小时振动一次,每次振动时间为0.5h-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40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