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胶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2632.0 | 申请日: | 2010-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2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高源;曹丽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欧凯纳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10 | 分类号: | B01J20/10;B01J20/22;B01J20/30;B01J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胶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胶化合物,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化学改性键合 硅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30年来,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 严重,特别是重金属残留是我国最严重的污染形式之一。重金属污染 是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采矿、废气排 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重金属在污染土壤、 大气和水体以后,会进入食物链,并最终进入人体。并且由于生物放 大效应,在食物链从低级向高级的进展过程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 逐渐富集,其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将越来越大。如果重金属离子在人体 内蓄积,将给人体带来难以修复的损伤,剂量大时甚至会直接导致死 亡。在“世界十大污染事件”中,“水俣病”事件和“痛痛病”事件 分别是由重金属汞和镉引起的。重金属残留造成的巨大危害已经使得 人们不得不正视它的存在、并努力寻找解决办法。
中药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土壤污染、中药自身代谢的需要及对 某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工业“液体、废气、废渣”的污染、农药 和肥料的污染以及在仓储、加工、炮制过程中的污染等。中药中过高 的重金属残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仅严重损害了中药的形象,也 给我国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当前,国际上进口中药材和中成药的 国家和地区对中药材、中成药的重金属含量都提出了严格要求。我国 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出台和实施的《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 行业标准》中对重金属的限量指标为:重金属总量应≤20.0mg/kg,铅 (Pb)≤5.0mg/kg,镉(Cd)≤0.3mg/kg,汞(Hg)≤0.2mg/kg,铜(Cu) ≤20.0mg/kg,砷(As)≤2.0mg/kg。因此,在保证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不 被破坏、保持药效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中药中的重金属含量已经成 了中药研究领域的热点。
目前,常用的去除中药提取液或电镀废液等液体中重金属的方法 有以下几种:膜分离法、离子交换处理法、溶剂萃取分离法、吸附法 和螯合树脂去除法等。
但是,上述方法都存在许多缺点,这些缺点限制了它们在实际生 产中的推广和应用。例如:
膜分离法,由于其分离功能依靠膜来实现,在使用过程中总会发 生膜的污染和通量的衰减,因此需要经常清洗和维护,这大大限制了 膜分离法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中药提取液的异常复杂的成分增加了膜 被污染的几率。
离子交换处理法所使用的离子交换剂一般都呈现出一定的酸碱 性,这对中药提取液中的有效成份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同时,离子 交换剂本身携带的电荷也有可能对中药提取液中的有效成份产生影 响。这就限制了离子交换法在去除中药中的重金属离子方面的应用。
溶剂萃取分离法在萃取过程中容易发生溶剂的流失,并且在络合 剂和溶剂再生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溶剂萃取分离法中 必须用到有机溶剂,其会萃取出中药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严重影响 中药的药效,因此溶剂萃取分离法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吸附法因其易吸附中药提取液中的有效成份,而难以吸附重金属 离子,使得吸附法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吸附剂的再生循环 不易实现。
螯合树脂法的选择性单一,这是因为中药提取液中的铅、镉、汞 和铜元素一般以阳离子形式存在,但砷元素则既能以阳离子形式存 在,也能以阴离子形式存在,重金属相对复杂的存在形式使得必须联 合使用多种螯合树脂,不仅增加了成本,延长了操作时间,也使得螯 合树脂的再生循环无法方便地实现。
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而超临 界流体萃取方法对设备的要求比较严格、设备造价较高,所以目前该 技术在去除中药提取液中的重金属方面尚没有工业化的实例。
综上所述,发展具有工业化前景的新型、高效、迅速、便捷的脱 除中药提取液或电镀废液等液体中的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高效、快速、便捷地去除中药提取液 或电镀废液等液体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的硅胶化合物。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硅胶化合物,其结构如通式 (I)所示:
其中,X为氧原子、氮原子或硫原子;Y为芳基、杂芳基或杂环 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欧凯纳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欧凯纳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2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连接器壳体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异步先入先出存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