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砟轨道道岔自密实混凝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1400.3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冀光民;梁淑梅;张海东;张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14;C04B111/62;C04B111/72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道岔 密实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和配方,具体为无砟轨道道岔板铺设过程底座板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基本配方。
背景技术
道岔板式整体道床铺设施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道岔整体道床施工技术,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是道岔板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混凝土,配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外加剂的复合、优质的掺合料及粗细骨料的选择和搭配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屈服应力减小到适宜范围,同时混凝土拌合物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可以自流平而充满模型,并且不泌水、不离析,成型后质量均匀。自密实混凝土免振捣,可以节省劳动力和电力,提高工作效率,免除振捣所产生的噪音给环境造成的危害,且能解决一些传统混凝土施工中的漏振、过振以及密列钢筋灌注振捣难等问题,还可以保护钢筋、预埋件(轨道扣件)、预应力孔道的位置不因振捣而移位,而且自密实混凝土使用大量的工业废料做掺和料,起到了一定的环保作用。
公开号为CN10118647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无砟轨道自流平混凝土,由水泥、矿粉、细骨料、粗骨料、膨胀剂、外加剂和水组成,其中水泥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5%-18%,矿料粉所占重量百分比为8%-11%,细骨料所占重量百分比为35%-38%,粗骨料所占重量百分比27%-30%,膨胀剂所占重量百分比为2%-2.5%,外加剂所占重量百分比为0.33%-0.37%,水所占重量百分比为7%-7.5%,该混凝土具有高流动性、高粘聚性、高保水性和微胀性能。但是在试验和使用中还存在着较多的混凝土收缩裂纹,致使其耐久性和抗裂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耐久性和抗裂性的无砟轨道道岔自密实混凝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砟轨道道岔自密实混凝土,由水泥、矿渣粉、细骨料、粗骨料、水、减水剂和膨胀剂组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水泥14%~17%;矿渣粉11%~14%;细骨料36%~39%;粗骨料25%~27%;水8%~9%;减水剂0.2%~0.3%;膨胀剂0.04%~0.06%。
本发明采用较多的矿渣粉作为掺合料,通过其活性效应,提高了混凝土的粘聚性、抗离析性和保水性能,同时减低了混凝土的水化热,减少了混凝土的裂纹现象,提高了混凝土的后期耐久性能;通过加入适量缓凝高效减水剂,降低了水的用量,延长了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减小了新拌混凝土的扩展度损失,促进了混凝土的粘聚性能;采用较多的细骨料和小粒径的粗骨料与较多的胶凝材料共同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流动性和保证了混凝土流动过程的均匀性,使混凝土能有较大的扩展度而不离析;通过加入适量的膨胀剂,使混凝土具有微膨胀性,保证了混凝土与垫层表面及道岔板底面的良好结合;本发明采用铝粉剂作为膨胀剂,比用其它类膨胀剂效果明显,且掺量少,对混凝土整体性能影响小。
做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水泥14.8%;矿渣粉12.6%;细骨料38.2%;粗骨料25.5%;水8.6%;减水剂0.27%;膨胀剂0.04%。
本发明所述的无砟轨道道岔自密实混凝土与现有技术相比,除具有微膨胀、免振捣、可自流密实的特点外,还能够减少混凝土裂纹,更好地加强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最大水平流动距离7m,最大自由下落度1.0m,强度等级C40。其具体特点包括:(1)流动性:混凝土在道岔板下18cm空间内,有钢筋网的条件下,能最大流动4.8m并存满整个道岔底座板。扩展度达到650mm~760mm。(2)自密实性:混凝土不需振捣,能自流存满整个模型并不产生气泡、蜂窝、麻面等。(3)高保水性:新拌混凝土到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不泌水。(4)高粘聚性:混凝土在浇注、流动及硬化过程中不分散,不离析。(5)无收缩性:混凝土在硬化及强度提高过程中不收缩,微膨胀。(6)好耐久性:能满足抗冻性、电通量等耐久性技术指标要求。(7)好抗裂性:混凝土抗烈性试验抗裂性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道岔自密实混凝土,由水泥、砂渣粉、细骨料、粗骨料、水、减水剂和膨胀剂组成,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水泥14%~17%;矿渣粉11%~14%;细骨料36%~39%;粗骨料25%~27%;水8%~9%;减水剂0.2%~0.3%;膨胀剂0.04%~0.06%。
各项原料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1、原材料要求和选定
1.1水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14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