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醚菊酯和吡蚜酮的复合杀虫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0987.6 | 申请日: | 201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1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束兆林;庄义庆;赵来成;缪康;张文涛;王莉莉;张建华;庄桂华;费子华;陈源;束华平;吴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707 | 分类号: | A01N43/707;A01N31/14;A01P7/04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醚菊酯 吡蚜酮 复合 杀虫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害虫化学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稻飞虱的含有醚菊酯(etofenprox)和吡蚜酮的复合杀虫剂。
背景技术
稻飞虱是一种迁飞能力很强(灰飞虱除外)、繁殖速度极快的水稻害虫,为害水稻致使稻丛基部黑褐色,抽穗不正常,千粒重减轻,严重时全株枯萎,造成水稻大幅度减产,而且还可以传播病毒引起病毒病,是水稻重点防治的害虫之一。长期以来,水稻稻飞虱的防治主要依赖吡虫啉、噻嗪酮、有机磷及其复配剂,其中高毒有机磷农药已禁止使用,由于长期单一连续使用,褐飞虱、灰飞虱对吡虫啉等药剂已产生明显的抗药性,防治效果急剧下降,吡虫啉亩用量(有效含量)提高到3~4克,防治效果仅25~35%,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研究开发高效防治褐飞虱、灰飞虱的农药品种,已成为当务之急。
醚菊酯是一种分子中无酯结构的醚类拟除虫菊酯的新型杀虫剂,化学名称:2-(4-乙氧基苯基)-2-甲基-3-苯氧基卞基醚,最早由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开发,现已国产化。它属神经毒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无内吸传导作用,活性高、击倒速度快、杀虫谱广。对鳞翅目、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多种害虫有效。目前,国家已对菊酯类农药在水稻田中进行安全性试验,醚菊酯对鱼类等水生生物低毒,可安全用于水田,国内已有醚菊酯单剂在水稻上登记。
吡蚜酮是瑞士诺华公司1988年开发的新型杂环类高效、低毒、选择性杀虫剂,其作用方式独特,主要影响昆虫的进食行为,使其拒食而死。具有较强的内吸作用,用于防治飞虱类、蚜虫类、椿象类等害虫,持效期长,击倒速度慢。
目前,水稻生产上有效防治稻飞虱的药剂很少,吡蚜酮用于防治稻飞虱的成本较高,已出现逐步连续使用的局面,这无疑是抗性害虫的大田筛选,且使用量逐步加大,防治成本再度提高。醚菊酯作为一种具击倒作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害虫作用速度快,但持效期不长。二者单独控制稻飞虱均不是理想的药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稻飞虱防治效果好、可延缓害虫抗药性的含有醚菊酯和吡蚜酮的复合杀虫剂。
本发明含有醚菊酯和吡蚜酮的复合杀虫剂,其有效成份为醚菊酯和吡蚜酮,两种成份在杀虫剂中的重量比为1∶1~1∶16。
本发明可以是可湿性粉剂,其成份中包含的醚菊酯和吡蚜酮的总量占制剂的重量比为2-40%,其成份中还包含有助剂和载体;所述助剂及其占制剂的重量比为,湿润剂2-20%、分散剂2-20%、吸附剂2-20%;余量为载体。
所述湿润剂可用皂角粉、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分散剂为NNO;所述吸附剂为白炭黑;所述载体为高岭土、凹凸棒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可以是悬浮剂,其成份中包含的醚菊酯和吡蚜酮的总量占制剂的重量比为2-40%,其成份中还包含有助剂和水;所述助剂及其占制剂的重量比为,分散剂2-40%、增稠剂0.5-20%、稳定剂0.01-20%、消泡剂1-10%、渗透剂1-10%、防冻剂0.1-5%,余量为水。
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碘酸钠、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油酸钾、油酸钠、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拉开粉、聚乙羟酸酯钠盐、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或烷基萘甲缩合物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稳定剂选自邻苯二酚、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甲苯基缩水甘油醚、聚乙烯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表氯醇、山梨酸钠、苯甲酸钠、环氧化大豆油、亚麻油、氢醌、蒽醌、丁香酚、柠檬酸、羟苯甲酸酯或对羟苯甲酸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消泡剂选取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合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化合物或II-乙基已醇中的一种和几种。其中硅酮类化合物如有机硅等、C10-20饱合脂肪酸类化合物如十一烷酸、十三烷酸、十五烷酸等,C8-10脂肪醇化合物如葵醇、十烷酸等。
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三醇、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醇或脲中的一种或几种。
pH调节剂选自氢氧代钠、氨水、醋酸、柠檬酸或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pH调节剂的用量为使悬浮剂的pH值为5~9。
渗透剂为有机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09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条码与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的自动分拣装置
- 下一篇:刨花板离心气流去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