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哌虫啶和噻嗪酮的杀虫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0829.0 | 申请日: | 201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5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郑敬敏;何爱华;冯建雄;时晓磊;张武;侯江利;张杰;李明甫;张崇斌;孙瑞;赵海军;梅红玉;乌小瑜;段莹;苏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43/88;A01P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谢钢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哌虫啶 噻嗪酮 杀虫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哌虫啶和噻嗪酮的杀虫组合物,属于复配农药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哌虫啶化学名称为1-((6-氯吡啶-3-基)甲基)-5-丙氧基-7-甲基-8-硝基 -1,2,3,5,6,7-六氢咪唑[1,2-a]吡啶,化学分子式为C17H22ClN4O3。哌虫啶属新 型高效、广谱、低毒的烟碱类杀虫剂,作用机理是作用于昆虫神经的轴突触 受体,阻断神经传导;作用于消化道系统,害虫取食后有明显的拒食作用; 作用于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口针,使其无法取食。哌虫啶主要用于防治同翅目 害虫,对稻飞虱等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哌虫啶虽然有新的作用机理,但 由于其属于新的烟碱类杀虫剂,长期单一使用存在着抗性产生的风险。
噻嗪酮又名扑虱灵,英文通用名称buprofezin,分子式:C16H23N3OS, 噻嗪酮是一种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选择性杀虫剂,触杀作用强,也有胃毒作 用。作用机制为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致使若虫蜕皮畸形或 翅畸形而缓慢死亡。一般施药后3-7天才能看出效果,对成虫没有直接杀 伤力,但可缩短其寿命,减少产卵量,并且产出的多是不育卵,幼虫即使孵 化也很快死亡。对半翅目的飞虱、叶蝉、粉虱及介壳虫类害虫有良好防治效 果,药效期较长,对天敌较安全。噻嗪酮在使用过程中速效性较差,需提前 或在害虫发生初期使用,当害虫大量发生时应与其它速效性杀虫剂混合使 用。
目前,以哌虫啶为有效成份的农药制剂以10%哌虫啶悬浮剂为主,在 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成本较高,且存在着抗性产生的风险,将其与作用机理 不同的噻嗪酮混配使用既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显著增效作用,又可 降低使用成本,对延缓害虫抗性的产生,对作物安全,对害虫抗性综合治理 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杀虫效果好,增效显著,用药成本低, 不易产生抗药性的含有哌虫啶和噻嗪酮的杀虫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的用途。
为了克服现有单组分制剂的缺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一种含有哌虫啶的杀虫组合物,包括:
A)第一活性成分哌虫啶;
B)第二活性成分噻嗪酮;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20~10∶1,优选的重量 比是1∶10~5∶1;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的累积量为所述组合物总 重量的5%~90%,优选为15%~50%。
本发明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是 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乳油或微乳剂。
对于水分散粒剂来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很熟悉使用相应的助剂完成本发 明。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 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崩解剂如硫酸铵、 尿素、蔗糖、葡萄糖中一种或多种;粘结剂如硅藻土、玉米淀粉、PEG6000、 羧甲基(乙基)纤维素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如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 石粉、凹凸棒土、陶土、硅藻土一种或多种。
对可湿性粉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 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 中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硅藻土、高岭土、白 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08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