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水回用循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0277.3 | 申请日: | 201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7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联合;徐根旺;汪伟;杨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鲁班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4;C02F3/32;C02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水 循环系统 | ||
1.一种中水回用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处理流程主要为:污水从进水管道流入集水井(1),在格栅沟(2)内通过木质格栅(3)除去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然后流入调节池(4),对污水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调节8小时后,污水通过提升泵(5)提升到生物滤池房(6),在生物滤池房(6)中的复合生物滤池系统(7)进行污水净化,处理后的水流入中间池(8)储存,储存2.5小时后通过进水渠水平流过人工湿地(9),在人工湿地(9)中进行后续处理,水力停留24小时,处理后即为可二次利用的中水,从出水渠排放到就近的河道中,处理过程不间断循环进行,日处理污水量为1000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水井(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长16m,宽15m,高4.2m;集水井(1)中靠总进水管管口处设置有格栅沟(2),用来固定与集水井(1)井口相连的木质格栅(3),木质格栅(3)采用电机控制打开或闭合,便于去除污水中较大悬浮物,防止积累悬浮物过多造成堵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生物滤池房(6)采用Mu10机制空心砖M5水泥砂浆砌筑,三毡四油卷材防水屋面,外墙贴瓷砖或刷淡色涂料,内墙贴瓷砖,规格为长16m,宽15m,高5m,生物滤池房(6)中设有占地面积为240m2的复合生物滤池系统(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复合生物滤池系统(7)主要由滤床(池体与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等部分组成,采用不锈钢支架形成的分层框架式结构,体积为560m3,滤床高3m,滤速0.8m/h,有机负荷为1.4kgCOD/(m3·d),滤料选用火山岩生物填料、自主开发的陶粒和除磷填料,当污水由上而下流经长有丰富生物膜的复合滤料时,其中的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降解,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大部分有机污染物、磷、部分氨氮在这里得到去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人工湿地(9)属于水平潜流式人工湿地,占地面积为3000m2,平均分成6组30m长单格湿地并列运行,床深0.8m,有机负荷为50kgCOD/(104m2·d),水力负荷为0.45m3/(m2·d),填料选用碎石、火山岩生物填料和多孔气块砖进行混填,可以除去污水中的有机物(BOD,COD)、悬浮物、氮、磷、微量金属和病原体等;人工湿地上覆土300mm,采用当地土壤,上植草坪,土壤和湿地填料之间用透水纤维隔断,并用土工膜防渗,土工膜采用两布一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鲁班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鲁班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02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