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水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40066.5 | 申请日: | 201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4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张建科;陈洪涛;管林挺;吴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 33106 | 代理人: | 范荣新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养殖 智能化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海水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属生活 需要之鱼类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水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是由水质传感器、数据运算 系统以及信号输出装置构成及执行机构构成的用于海水鱼类养殖管理的智能 化系统。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820161765.3“水体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 便“包括有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动作模块、通信模块和监控模块,传感 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动作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控制模块与通信模块双向连接,通信模块与监控模 块双向连接。”“工作时传感器模块利用各种传感器将水体的溶解氧浓度、温 度、水位、鱼饵浓度、重金属离子浓度等信息采集出来并传给控制模块,控 制模块将这些信息与水体正常的各种物质浓度范围进行比较做出决策,并把 数据信息和决策信息传给通信模块,进而传给监控模块,同时把与决策信息 相对应的控制信号传给动作模块,动作模块根据控制信号作出相应的反应, 如向水池泵氧、投饵、抽水和移动闸门等。”前述水体养殖智能管理系统是对 在养过程进行管理控制而不能对当地水域的养殖品种及养殖作业进行预测管 理,尤其是所见各种系统未见对水体中鱼病进行诊断管理的。
发明创造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是为解决目前海水养殖智能 管理系统不能对养殖作前期评价和鱼病诊断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海水养殖 智能化管理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海水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传感器、计算机及所安装 的分析程序、信号输出装置,其中包含两个模块,
一个是水质预警模块,所说传感器是水质传感器包括pH值电极、溶解氧 电极、氨氮电极、重金属检测电极、亚硝酸氮电极、硝酸氮电极、无机氮电 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说计算机中存储有养殖鱼所需要的水质标准数据库、 当地水质历史数据库;所说分析程序是:
①接收各水质传感器信号,并将信号转化为相应的水质数值;
②从水质标准数据库中提取养殖鱼的标准水质,并将所得水质数值与该 标准数值进行比较,提出水质评价信息;
③根据水质评价提出针对现行养殖鱼的水质改善措施;
④将所得水质数值存入当地水质历史数据库,并根据所在水域历史水质 数值情况提出水质变化趋势;
⑤根据水质变化趋势选择最适宜的养殖鱼并提出需采取的水质改善措 施;
⑥上述各结果即时经输出装置输出;
另一个是鱼病诊断模块,所说传感器是电子摄像头,所说计算机存储有 养殖鱼常见鱼病体貌图片数据库和所对应的包含鱼病名称和治疗方案的文字 数据库,所说分析程序是:
①接收电子摄像头输入的视频信号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截图;
②从常见鱼病体貌图片数据库中提取鱼的病鱼体貌图片;
③将所得截图与病鱼体貌图片进行比较,筛选与截图最接近的病鱼体貌 图片;
④根据所选出病鱼体貌图片从文字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文字信息,输出 养殖品种所患鱼病的名称和治疗方案;
⑤上述各结果即时经输出装置输出。
本发明提供的海水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除水质预警模块外还有鱼病诊 断模块,而水质预警模块中有对水质变化趋势的分析,可使用户及时掌握水 质情况并应对水质问题和提出将来的养殖品种。同时,鱼病诊断模块则使用 户及时掌握养殖品种是否有病和所患的鱼病种类和应对措施。与现有技术相 比,本发明不仅使用户能及时处理当前的问题还能有充足的时间来处理将要 发生的问题,以使用户的养殖效率更高。
所说养殖鱼所需要的水质标准数据库是由各种养殖品种鱼所需要的水质 标准数据子库组成的。
所说养殖鱼的各常见鱼病体貌图片数据库及所对应的文字数据库是由各 种养殖品种鱼的各常见鱼病体貌图片数据子库及所对应的文字数据子库组成 的。
所说养殖鱼常见鱼病体貌图片数据库或其子库中还有各个养殖品种的各 种鱼病所对应的病鱼内脏表征图片,被判断的鱼经解剖后的内脏表征数据以 电子摄像头所摄信号直接连接计算机或以图片文件形式输入计算机,用分析 程序进行分析。
所说计算机还有数据输入装置与各水质标准数据子库和鱼的各常见鱼病 体貌图片数据子库及所对应的文字数据子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400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洗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钻杆带进式预应力锚杆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