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水的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02993.8 | 申请日: | 201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0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堤正彦;茂庭忍;山本胜也;足利伸行;海老原聪美;仕入英武;纳田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 吸附 装置 | ||
本申请以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09-060935(2009年3月13日申请) 作为主张优先权的基础,它们的所有内容以参考的形式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的吸附装置,其通过吸附剂吸附排水中的磷、 硼、氟、油分等资源。
背景技术
以前,排水中的磷等资源采用水滑石、硫酸铝以及PAC(聚合氯化 铝)等凝集剂或活性碳等吸附剂进行吸附处理。作为在它们之中,以水 滑石为吸附剂、以磷为被吸附物质的现有技术,例如有特开2003-299948 号公报(专利文献1)、特开2007-106620号公报(专利文献2)以及特 开2005-60164号公报(专利文献3)。对于专利文献1~3的现有技术, 下面使用图1~图3进行说明。
专利文献1的吸附剂103如图1所示,是外表面具有水滑石31、中 间具有作为粘结剂的聚乳酸32、芯剂为沸石粒子33,且它们从内部依 次结合在一起的物质。在以前的装置100中,如图2所示,排水经由水 配管线L1而导入至反应槽102的底部,成为上升流而与反应槽102内 的吸附剂103接触,然后从具有阀104的上部排出管线L2排出。吸附 剂103受到反应槽102内的比排水导入部稍靠上方设置的支持体106所 支持。装置100连接着回收管线L3,用于从反应槽102回收吸附剂103。
在该以前的装置100中,在表面具有水滑石31的吸附剂103通过 与供给的排水接触,吸附排水中含有的磷酸离子34。磷酸离子34吸附 在水滑石31表面所得到的物质如图3所示,成为吸附完毕的吸附剂 103A,打开回收管线L3的阀105便从反应槽102中取出。
然而,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下面(1)~(3)的问题。
(1)作为资源的磷酸离子的含量少,这样的磷酸离子的纯度低。
专利文献1的吸附剂103由于大量含有除水滑石31以外的粘结剂 32和芯剂33等其它成分,所以吸附完毕的吸附剂103中的磷酸离子浓 度较低,磷酸离子的纯度下降。如果纯度下降,则在使用回收的磷酸例 如制造肥料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生产成本提高。
(2)在环境中的影响增大
专利文献1的吸附剂103由于大量含有粘结剂32和芯剂33的成分, 所以在将其用作肥料的情况下,少量使用即使不会对土壤产生不良影 响,但在大量使用的情况下,有可能在土壤中大量蓄积而对土壤产生不 良影响。也就是说,由于吸附剂的构成芯剂的沸石是一种砂之类的物质, 所以土壤有可能不是变为含磷酸的土壤,而是变为大量含砂的土壤,这 反而使人担心对植物或食品的栽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吸附剂的水滑石从反应槽中流出
假定作为吸附剂,不含有粘结剂32和芯剂33等,而仅以单质的形 态使用水滑石31,则在这种情况下,水滑石31是尺寸非常小的微粒, 或者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粒径为0.1~1μm,或者如专利文献 3所记载的那样,粒径为1~20μm。因此所存在的问题是:根据排水 流量的不同,水滑石31的粒子从反应槽102内通过水配管线L2而流出 到处理水中,从而作为吸附剂的水滑石31从反应槽102内消失而使吸 附反应变得不能进行。另外,还同时存在的问题是:即使是吸附完毕的 吸附剂,也变得不能进行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吸附剂从反应槽流出的 排水的吸附装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反应槽内 资源的纯度的排水的吸附装置。
本发明人就反应槽内的吸附剂的行为进行了潜心的研究,结果获得 了如下的见解:作为吸附剂,如果在水滑石31中没有附载粘结剂32和 芯剂32等载体,则在回收吸附完毕的吸附剂的情况下,上述的课题(1) 和(2)均可以得到解决。再者,水滑石由于如上述那样为微粒子,容 易与处理水一起从反应槽流出,难以维持初期的处理能力,但对反应槽 内的水流、特别是具有流化床吸附剂层的反应槽内的水的流动进行了潜 心的研究,结果作为有效防止吸附剂流出的对策,验证了在反应槽内设 置的几种吸附剂流出防止机构。其结果是,获得了如下的见解:设置吸 附剂流出防止机构在解决上述的课题(3)方面是非常有效的。本发明 是以这些见解为基础而完成的,并具有以下的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29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结构
- 下一篇:通过卧式叶轮给料机输送材料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