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速万向节转矩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62076.1 | 申请日: | 200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3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R·L·卡塞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GKN动力传动系统北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20 | 分类号: | F16D3/20;F16D3/00;F16F1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彭武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速 万向节 转矩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等速万向节的转矩阻尼组件。
背景技术
在动力传动系统中,通过旋转部件生成的转矩可能是不平滑或不平稳的,或者被驱动的部件不能平稳地对所述转矩作出反应。进一步地,传送转矩的部件可产生非平滑的或交变的转矩。这就导致贯穿整个系统而传送的转矩谐振。这种转矩谐振可导致不希望的情况,诸如尤其是传动系统碰撞声、噪音、振动和刺耳声。
发明内容
因而,就需要一种转矩阻尼器,其可以吸收这种贯穿整个系统而传送的转矩谐振,以及减小由系统所经历的传动系统碰撞声、噪音、振动和刺耳声的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例性的车辆传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等速万向节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2的阻尼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2的阻尼组件的进一步分解透视图。
图5是图2的经装配的等速万向节的透视图。
图6是图2示出的等速万向节的可替代的截面图。
图7是图2示出的等速万向节的另一可替代的图示。
图8是图7的经装配的等速万向节的透视图。
图9是图8的9-9截面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为了清楚起见,没有在此说明书中描述实际实施的所有特征。当然应当了解,在任何这种实际例解的开发中,必须作出多个特定实施方式的决定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的,正如依照系统相关的和业务相关的约束,其将会从一种实施方式变成另一种实施方式。而且,将会了解,这种开发工作可以是复杂且费时的,但不过将会是具有本发明益处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的日常工作。
图1图示出车辆(未示出)的传动系(driveline)20。传动系20包括与变速器(transmission)24相连接的发动机22,以及分动箱(transfer case),或动力输出(power take off)单元26。动力输出单元26具有传动轴杆组件40,从此处延伸以将动力输出单元26连接至后差速器44。
传动系20包括多个等速万向节100。即使由于操纵转向,传动系结束以及悬架颠簸和回弹,车轮38或传动轴杆组件40具有变化的角度,则该等速万向节100仍将转矩传送至车轮38。
等速万向节100可以是任何公知的标准形式,如倒转三销式,十字槽接头,固定的球接头,固定的三销式接头,或双偏置式接头,所有这些公知的本领域术语用于不同种类的等速万向节。该等速万向节100允许在角度方面的定速传输,这些角度在汽车每天的驱动中在这些车辆的半轴和传动轴杆两者中得到。
传动系20代表一种全轮驱动车辆,然而应当注意到,本公开的等速万向节100的实施例也可以用于后轮驱动车辆,前轮驱动车辆,全轮驱动车辆以及四轮驱动车辆。
如图2所示,等速万向节100包括外圈102(与内驱动元件相连接,将要在下面进行描述)、内圈110、球笼(ball cage)120、多个球130、以及阻尼组件140(将要在下面进行更加详细描述)。外圈102被构造成大致圆柱中空的圈以及包括贯穿过其的大致圆周形孔104。孔104被构造成用以接收球笼120和内圈110。绕着外圈102的外表面103的整个外周上设置至少一个圆周通道106。圆周通道106允许选择性地将启动盖(boot cover)107附接到外圈102。外圈102进一步包括位于外圈102的内表面109上的多个外球轨道108。外圈102可基本上由钢材制成,作为外圈102必须能够承受等速万向节100的高的速度、温度和接触压力。其他合适的材料也可以用于外圈102,诸如其它金属、硬陶瓷、塑料或复合材料。
内圈110被构造成一种具有实体截面的大致环形的圈。内圈110可包括内孔112,在内孔112的内表面上具有多个花键。内圈110也可包括端轴114,在端轴114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具有多个花键。端轴114或内孔112可被用于将内圈110连接至传动系20的传动轴杆。内圈110的外表面116包括多个内球轨道117,其与外圈102的外球轨道108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KN动力传动系统北美有限公司,未经GKN动力传动系统北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620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脉管接入装置中的血液暴露防止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