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胎体缆线深度量规以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59846.7 | 申请日: | 2009-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3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 发明(设计)人: | A·T·谢伯特;M·L·伊科诺莫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刚 |
| 地址: | 法国克莱***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缆线 深度 量规 以及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轮胎修复,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确定金属缆线(cable)在轮胎胎侧中的位置以建立用于任何表面处理或修复的适当深度。
背景技术
钢帘线用在卡车轮胎的胎体帘布层和带束中。这些钢帘线(也被称为缆线)位于轮胎胎侧中。当修复轮胎胎侧的损伤时,可以对受损区域进行抛光或者磨削,以移除材料并且准备用于修补应用或者修复的区域。根据轮胎的尺寸、结构、类型和用途、制造商以及生产参数和条件,缆线可以位于胎侧内的各个深度处。在轮胎的修复操作过程中,避免损坏或干扰邻近损伤并且/或者落入修复区域内的未损伤的金属缆线是重要的。
用于确定金属缆线深度的各种电磁机构是公知的;但是,这些机构是复杂的并且需要对具体轮胎类型进行标定。需要低端技术、易于使用的设备在无需标定的情况下对单独轮胎中的缆线深度进行快速并且准确的分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包括一种用于确定嵌入在轮胎胎侧中的缆线的深度的缆线深度量规。该缆线深度量规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长形本体。近端具有设定成参考轮胎的表面的指示点。长形本体具有宽度以确定进行检测的修复孔是否符合用于修复工艺的最小尺寸的合格性。缆线深度量规还包括位于长形本体的近端处的第一测量区域和第二测量区域。第一测量区域和第二测量区域与指示点相距已知的距离。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包括一种用于确定嵌入在轮胎胎侧中的缆线的深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缆线深度量规插入到穿过轮胎形成的修复孔中;将缆线深度量规的指示点定位在轮胎的表面处;确定缆线是否处于第一测量区域内、第二测量区域内或者超过第二测量区域;以及如果缆线处于第一测量区域中,则将缆线的深度分类成浅,如果缆线处于第二测量区域中,则将缆线的深度分类成中等,或者如果缆线处于超过第二测量区域,则将缆线的深度分类成深。
这种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包括基于经过分类的深度在随后的操作上选择适当的设定。
根据下面如附图所示的对本发明特定实施例的更加具体的描述,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明朗,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代表本发明的同样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缆线深度量规的实施例的主视透视图。
图2是缆线深度量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透视图。
图3是将缆线深度量规定位到具有损伤的轮胎中的示意图。
图4是轮胎胎侧和测量深度为浅的缆线的量规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5是轮胎胎侧和测量中等深度的缆线的量规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6是轮胎胎侧和测量深度为深的缆线的量规的放大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缆线深度量规以及使用方法。在准备用于修复的轮胎的过程中,用于将缆线深度分类成浅、中等和深的缆线深度量规将是极其有用的。在这些过程中,对靠近缆线的表面进行磨削或处理而不会损伤或干扰未损伤的缆线是重要的。缆线深度分类可以用于确定进行磨削或处理的深度。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构造的缆线深度量规10由例如塑料或钢的任何合适的公知材料形成。量规10包括长形本体26,长形本体26具有近端18和远端24。远端24可以如图所示地成形(即形成长形本体26的延伸)或者可以包括宽度扩展区域以易于抓握。长形本体26具有位于长形本体26的近端18处的指示点12、第一测量区域14和第二测量区域15。
量规10必须足够长,以部分地插入穿过轮胎胎侧的胎侧帘线或缆线已经暴露的修复段,同时牢固地保持在人的手中。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量规的长度可以处于6cm至20cm之间。量规10的宽度尺寸取决于需要使用缆线深度量规的修复工艺的修复规范所允许的最小的孔尺寸。因此,量规的宽度尺寸限制了量规插入到这样的孔中:该孔具有小于目标修复工艺(the process of interest)的修复规范的尺寸。在一个实施例中,量规具有大约4mm的宽度。应当理解,在具体实施例中,量规10的宽度可以根据修复工艺规范处于例如3mm至30mm之间的范围内。附图所示的量规的实施例成矩形形状;但是,几乎任何形状都可以适用于本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98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