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4645.8 | 申请日: | 200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2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清市;河木博行;镰田慎矢;丰岛保典;北村正幸;牧原孝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9/36 | 分类号: | G01N9/36;G01B21/08;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涂布于电极的电极合剂进行检查的检查装置,所述电极使用于电池。
背景技术
使用于电池的电极(下面,记为“电池电极”。)是这样形成的:在铝箔或铜箔等集电体的表面,涂布通过分散溶质将活性物质与导电辅助剂和粘接剂等一起混匀而成的糊剂的电极合剂,然后经由干燥和辊压等规定的处理。
如上所述,电极合剂包括活性物质和粘接剂等多种材料。因此,如果未以使得这多种材料均匀地分散的方式涂布电极合剂,则电极性能的波动变大,产生生成树枝状晶体等问题。因此,需要检查是否以使得电极合剂中的多种材料均匀地分散的方式涂布了电极合剂(电极合剂的均匀性)。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朝向电池电极照射X射线,根据该X射线的透射量计算出电极合剂的多个部位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由此评价电极合剂的均匀性。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仅通过根据一个计量值即X射线的透射量所计算出的电极合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来评价电极合剂的均匀性,所以在判断为电极合剂不均匀的情况下,不能判断出到底是电极合剂的厚度变化了还是电极合剂中的多种材料的混合比例变化了,这一方面不利。
另外,使用X射线的计测装置的分辨率低,在对电池电极的性能影响较大的电极合剂的均匀性的评价中,在电池电极的品质管理的方面不充分。
专利文献1:特开2006-1473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详细评价电池电极中的电极合剂的均匀性的检查装置。
本发明的检查装置,是检测涂布于电池电极的电极合剂的均匀性的检查装置,其中,具备:第一传感器,其计测所述电极合剂的规定部位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第二传感器,其计测所述电极合剂的规定部位的厚度;和保持构件,其保持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同时计测所述电极合剂的规定部位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以及厚度,基于所述电极合剂的规定部位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以及厚度来评价所述电极合剂的均匀性。
在本发明的检查装置中,优选:在所述保持构件中的与所述电池电极相对的表面形成球面状的凹部,在所述凹部配置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检查装置中,优选:所述电极合剂的均匀性的评价,通过将基于所述电极合剂的规定部位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以及厚度所计算出的涂布密度与规定的值相比较来进行。
在本发明的检查装置中,优选:所述电极合剂的均匀性的评价,除了通过所述涂布密度的评价,还通过将所述电极合剂的规定部位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以及厚度分别与规定的值相比较来进行。
在本发明的检查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传感器是透射型的超声波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是激光位移计。
根据本发明,能够详细评价电池电极中的电极合剂的均匀性。进而,通过对电池电极的制造工序进行反馈,能够降低电池电极的性能的波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检查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检查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3是表示上部传感器的仰视图。
符号说明
1:检查装置
2:上部传感器
3:下部传感器
5:评价装置
10:电极
11:集电体
12:电极合剂
20:超声波传感器(第一传感器)
30、50:激光位移计(第二传感器)
40、60:支架(保持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3,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查装置1进行说明。
检查装置1是如下所述的装置:使用对检查对象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进行计测的传感器和对检查对象的厚度进行计测的传感器这两种传感器,根据该计测值计算出检查对象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密度),基于该计算值或者所述计测值来评价检查对象的均匀性。严密地说,检查装置1,计算涂布于电极10的电极合剂12、12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密度),检查在电极10中是否在集电体11上均匀地涂布了电极合剂12、12。
电极10是在作为金属箔的集电体11的两面使用金属型涂布机(die coater)等涂布装置涂布糊剂的电极合剂12、使其干燥后、经辊压等规定的处理而形成的长条状的构件。电极10作为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和/或镍氢蓄电池等的电极而使用。电极10由未图示的辊子等输送单元在长度方向(图1中的箭头方向)上输送。
集电体11是由铝、铜、钛、不锈钢等金属箔构成的集电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46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坐垫
- 下一篇:列车清洗机用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