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减压的存在来管理与组织部位相关联的液体流的装置、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2722.6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4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艾丹·马库斯·陶特;克里斯托佛·布赖恩·洛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希特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A61M3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周靖;郑霞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减压 存在 管理 组织部 位相 关联 液体 装置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管理与组织部位相关联的液体流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液体源,其可操作以供应液体;
减压源,其可操作以供应减压;
第一阀,其与所述减压源流体连通,所述第一阀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阀可操作以基于减压的存在而被激活;
第二阀,其与所述减压源流体连通,所述第二阀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运动,其中所述第二阀可操作以基于减压的存在而被激活;
其中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中的至少一个当在减压下时处在所述关闭位置中,以阻碍液体的流;
储器,其流体地耦合于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所述储器可操作以容纳来自所述液体源的液体;
第一传送导管,其与所述储器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传送导管可操作以传送来自所述液体源的液体;以及
第二传送导管,其与所述储器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二传送导管可操作以将液体从所述储器传送至所述组织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毗邻所述组织部位的歧管,所述歧管将液体分布于所述组织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当在所述第一阀处不存在减压时,所述第一阀从所述打开位置运动至所述关闭位置;并且其中当在所述第二阀处存在减压时,所述第二阀从所述打开位置运动至所述关闭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当在所述第一阀处存在减压时,所述第一阀从所述关闭位置运动至所述打开位置;其中当在所述第一阀处不存在减压时,所述第一阀从所述打开位置运动至所述关闭位置;其中当在所述第二阀处存在减压时,所述第二阀从所述打开位置运动至所述关闭位置;并且其中当在所述第二阀处不存在减压时,所述第二阀从所述关闭位置运动至所述打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储器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一组约束带,所述一组约束带可操作以约束所述储器的膨胀来限制液体的最大量,其中所述一组约束带被布置在所述储器的至少一部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一组约束带,所述一组约束带可操作以约束所述储器的膨胀来限制液体的最大量,其中所述一组约束带被布置在所述储器的至少一部分上;并且其中所述一组约束带中的每个从所述储器可除去,以增加所述储器能容纳的液体的最大量。
8.一种用于管理与组织部位相关联的液体流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阀,其与减压源流体连通,所述第一阀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阀可操作以基于减压的存在而被激活;
第二阀,其与所述减压源流体连通,所述第二阀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运动,其中所述第二阀可操作以基于减压的存在而被激活;
其中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中的至少一个当经历减压时处在所述关闭位置中,以阻碍液体的流;
储器,其流体地耦合于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所述储器可操作以在所述第二阀处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时容纳液体;以及
减压导管,其与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减压导管可操作以将减压从所述组织部位传输至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当在所述第一阀处不存在减压时,所述第一阀从所述打开位置运动至所述关闭位置;并且其中当在所述第二阀处存在减压时,所述第二阀从所述打开位置运动至所述关闭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当在所述第一阀处存在减压时,所述第一阀从所述关闭位置运动至所述打开位置;其中当在所述第一阀处不存在减压时,所述第一阀从所述打开位置运动至所述关闭位置;其中当在所述第二阀处存在减压时,所述第二阀从所述打开位置运动至所述关闭位置;并且其中当在所述第二阀处不存在减压时,所述第二阀从所述关闭位置运动至所述打开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储器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组约束带,所述一组约束带可操作以约束所述储器的膨胀来限制液体的最大量,其中所述一组约束带被布置在所述储器的至少一部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希特许有限公司,未经凯希特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27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