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装金属材料和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7602.7 | 申请日: | 200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7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细川智明;植田浩平;井上郁也;小原裕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15/09 | 分类号: | B32B15/09;B05D1/34;B05D1/36;B05D7/14;B05D7/24;F21V7/22;G02B5/08;G09F9/00;C09D16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材料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涂装金属材料,其在金属材料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底涂层、中涂层、上涂层这至少3层被覆层,其特征在于,上述中涂层含有固体成分体积浓度为35~70%的金红石型氧化钛,且作为上述中涂层的基料树脂成分,使用数均分子量为19000~28000的聚酯树脂A,并且上述基料树脂成分中的聚酯树脂A的浓度为20质量%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中涂层的基料树脂成分含有上述聚酯树脂A、以及数均分子量为2000~6000、并且羟值为20以上的聚酯树脂B,并且聚酯树脂A和聚酯树脂B的质量比为:0.25≤聚酯树脂B/聚酯树脂A≤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上述金红石型氧化钛的固体成分体积浓度为55~65%。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金红石型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为200~400n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上述金红石型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为250~350nm。
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上述聚酯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23000。
7.如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上述中涂层的基料树脂成分中的聚酯树脂A的浓度为40~60质量%。
8.如权利要求2~7的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上述中涂层的基料树脂成分中的聚酯树脂B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4500。
9.如权利要求2~8的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上述中涂层的基料树脂成分中的聚酯树脂B的羟值为40~200。
10.如权利要求2~9的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上述聚酯树脂A和聚酯树脂B的质量比为:0.65≤聚酯树脂B/聚酯树脂A≤1.5。
11.如权利要求1~10的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中涂层中除了含有金红石型氧化钛以外,还含有比金红石型氧化钛粒径大、折射率低的低折射率粒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上述低折射率粒子的粒径为1~10μm。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上述低折射率粒子的粒径为4~7μm。
14.如权利要求11~13的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上述低折射率粒子和上述金红石型氧化钛的折射率差为0.5以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上述折射率差为1以上。
16.如权利要求1~15的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中涂层含有相对于固体成分的体积比为0.02~1.1倍的孔隙。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上述中涂层含有相对于固体成分的体积比为0.5~0.95倍的孔隙。
18.如权利要求1~17的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底涂层中作为基料树脂成分使用数均分子量为19000~28000的聚酯树脂A,并且上述基料树脂成分中的聚酯树脂A的浓度为80质量%以上。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上述底涂层的基料树脂成分中的聚酯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23000。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上述底涂层的上述基料树脂成分中的聚酯树脂A的浓度为90~100质量%。
21.如权利要求1~20的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底涂层中含有固体成分体积浓度为20~35%的金红石型氧化钛。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底涂层的金红石型氧化钛的固体成分体积浓度为22~28%。
23.如权利要求1~22的任一项所述的涂装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上涂层作为基料树脂成分使用数均分子量为19000~28000的聚酯树脂A,并且上述基料树脂成分中的聚酯树脂A的浓度为80质量%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76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聚物作为用于漆料的添加剂的用途
- 下一篇:木工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