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取向处理剂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4621.4 | 申请日: | 200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3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中原翔一;南悟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C07C275/24;C08G7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取向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处理剂。特别涉及经过摩擦处理工序制成的液晶取向膜中使用的液晶取向处理剂。
背景技术
液晶取向膜是液晶显示元件或使用聚合性液晶的相位差板等中用于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使其恒定的膜。
作为简便地制造液晶取向膜的方法,有在基板上形成聚酰亚胺等高分子膜并实施用布摩擦该表面的所谓摩擦处理的方法,如今仍在工业领域广泛使用。
摩擦处理存在通过液晶取向膜的磨损而产生的粉尘和产生于液晶取向膜的伤痕会使显示品质下降的问题,因此液晶取向膜所要求的特性之一就是耐摩擦性。
作为获得不易产生摩擦损耗和摩擦伤痕的液晶取向膜的方法,已知在聚酰亚胺或聚酰亚胺前体中添加各种添加剂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除此之外还提出了耐磨擦性良好的聚酰亚胺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4)。
近年来,液晶显示元件的部分用途中,存在通过更强的摩擦进行摩擦处理的趋势。这是因为通过实施强摩擦处理,可使液晶的取向状态更均匀,并且可获得更牢固的产品。因此,对液晶取向膜的耐磨擦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1207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9-14610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8-9029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9-258229号公报
发明的揭示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获得不易产生摩擦损耗和摩擦伤痕的耐磨擦性优良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处理剂。
本发明人为达到上述目的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发现了可获得耐磨擦性优良的液晶取向膜的新型液晶取向处理剂,本发明是基于该发现的发明,具有以下技术内容。
1.液晶取向处理剂,该处理剂包含使二胺成分与四羧酸衍生物反应而得的聚酰亚胺前体或聚酰亚胺中的任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成分包含下式(1)表示的二胺;
式(1)中,X为氧原子或硫原子,Y1及Y2分别独立地为单键、-O-、-S-、-OCO-或-COO-,R1及R2分别独立地为碳数1~3的亚烷基。
2.上述1中记载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式(1)中的-R1-Y1-和-R2-Y2-的结构相同。
3.上述1或2中记载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式(1)中的Y1及Y2为单键。
4.上述1~3中任一项记载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式(1)中的X为氧原子。
5.上述1~4中任一项记载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所述四羧酸衍生物为四羧酸二酐、四羧酸单酐、四羧酸、二羧酸二烷基酯或二羧酸酰氯二烷基酯。
6.上述1~5中任一项记载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还包含氟类表面活性剂、硅酮类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7.上述1~6中任一项记载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还包含含官能性硅烷的化合物或含环氧基的化合物。
8.上述1~7中任一项记载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液晶取向处理剂中的固体成分浓度相对于液晶取向处理剂总量100质量%为1~20质量%。
9.液晶取向膜,其特征在于,由上述1~8中任一项记载的液晶取向处理剂获得。
10.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9记载的液晶取向膜。
11.下式(1-7)、式(1-8)、式(1-b)或式(1-c)表示的双氨基苯基或双氨基苯氧基烷基脲;
式(1-b)中,R12及R22表示碳数彼此不同的碳数1~3的亚烷基,式(1-c)中,R13及R23分别独立地为碳数1~3的亚烷基。
12.下式(1-9)~式(1-11)表示的双氨基苯基或双氨基苯氧基烷基脲。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可获得摩擦处理时的膜表面的伤痕和磨损少、液晶的取向性良好的液晶取向膜。此外,用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得到的液晶取向膜中,因为液晶晶胞的电压保持率高,离子密度也低,所以能制成高品质的液晶显示元件。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特定二胺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46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