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架模制件的紧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6596.5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9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柳井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3/04 | 分类号: | B60R13/04;B60J1/02;B60J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架 制件 紧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中的构架模制件的紧固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的构架模制件的紧固结构,已知有图5及图6所示的紧固结构。图5为从车内侧看到的现有技术的构架模制件的简图。图6为沿着图5的6-6线剖开的剖视图。即,图6为从带模制件106侧看到的构成构架模制件的后部模制件103和带模制件106之间的连接部110的剖视图。如图6所示,在带模制件106中插入钢制托架120的第1插入部121。而且,第1插入部121的上侧端部121a,与带模制件106的上侧的大致倒L字形状的角部的内表面106a抵接。第1插入部121的下侧端部121b弯曲为截面呈圆弧形状,其下侧端部121b的弯曲凸面121c或下端面121d的任意一方,与位于带模制件106的下侧的大致U字形的折曲部的内表面106b抵接。由此,带模制件106通过角部的内表面106a和折曲部的内表面106b这两个点支承托架120。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构架模制件103的下侧端部插入托架120的第2插入部122。该第2插入部122通过设在后部模制件103的铆接爪(未图示)铆接,由此将托架120固定于构架模制件103。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带模制件,其沿着车辆车本的主体的上缘部延伸,并且由主体部及装饰部构成。主体部及装饰部通过装配用托架进行装配,装饰部通过安装用托架安装到车门面板。装配用托架及安装用托架被一体化而构成一体式托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44771
在图6所示的紧固结构中,带模制件106被设计成通过两个点支承托架120。然而,由于带模制件106以辊轧成形制成,所以带模制件106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尺寸产生偏差。其结果是,第1插入部121成为上侧端部121a和下侧端部121b中的任意一方被带模制件106支承的状态,带模制件106和构架模制件103之间的连接部110产生松动或错位。
此外,根据专利文献1,一体式托架通过在装配用托架部和安装用托架部之间的连接部进行焊接而接合到装饰部。而且,装配用托架通过螺栓将主体部及装饰部相互紧固,安装用托架部通过螺栓紧固到车门面板。因此装配工序数增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架模制件的紧固结构,能够抑制两个模制件之间的连接部处的松动和错位,同时提高连接部的刚性,且减少装配工序数。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按照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构架模制件的紧固结构。构架模制件具备后部模制件、带模制件和用于紧固上述后部模制件及带模制件彼此的托架。该托架包括被固定于后部模制件的固定部和被插入于上述带模制件的插入部。上述插入部包括主体和树脂部件。上述主体具有位于与上述插入部相对上述带模制件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截面的一端侧的上侧端部、和位于该上侧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的下侧端部。上述树脂部件设在上述上侧端部和上述下侧端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且与上述带模制件的内表面抵接。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树脂部件设在上侧端部和下侧端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并与带模制件的端部侧的内周面抵接。由此,能够增大树脂部件的抵接面积来抑制托架和带模制件之间的连接部处的松动和错位,同时提高连接部的扭曲及弯曲刚性。
此外,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在连接部不需要焊接及通过螺栓的紧固,减少了后部模制件和带模制件的紧固装配工序数。
优选为,上述树脂部件具有上述内表面抵接的肋条。
按照上述结构,树脂部件具备肋条,肋条与带模制件的袋形状截面的内表面抵接并嵌合。由此,肋条与带模制件的内表面抵接的面积,与现有技术的抵接面积相比大幅增大。进而,通过具备肋条,能够提高树脂部件向带模制件的内表面的按压面压力。结果,能够抑制托架和带模制件之间的松动和错位,同时提高扭曲刚性。
优选为,上述树脂部件含有玻璃纤维。
按照上述结构,树脂部件是通过例如使聚丙烯含有玻璃纤维而形成。从而,增大了托架的强度和弯曲刚性,与此相伴增大了后部模制件和带模制件之间的连接部的强度和弯曲刚性。
优选为,上述带模制件的与上述插入方向正交的截面具有上侧端部和下侧端部,该上侧端部具有形成大致L字形状的内表面的至少两个表面,上述树脂部件具有与上述上侧端部的两个表面相向的两个表面。
优选为,在上述树脂部件的两个表面分别设有肋条。
优选为,上述插入部的主体由金属制成,并且只在该主体的上述上侧端部设有树脂部件,上述主体的下侧端部与上述带模制件的下侧端部的内表面抵接。
附图说明
图1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架模制件的车辆的局部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65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机座号力矩电机线圈绕制装置
- 下一篇:带音响和遥控装置的环状LED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