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关闭装置止挡器的侧梁装饰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31605.1 | 申请日: | 200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4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井桥祥共;韦斯利.A.约翰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7/00 | 分类号: | G06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马高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关闭 装置 止挡器 装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梁(sill)装饰的结构和用于车辆(vehicle)。
背景技术
图1和2示出了车辆主体框架10的下部,其中中心支柱12从侧梁14向上延伸。中心支柱12和侧梁14大致限定了门开口16。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门18在处于关闭位置时覆盖门开口16。侧梁装饰22附接至门开口16下方的侧梁14,以隐藏和保护构成侧梁的镶板(panel)的连接。
如图2中更清楚地显示的,侧梁14包括外梁镶板24、内梁镶板26和位于内梁镶板与外梁镶板之间的加固镶板28。止挡器安置表面32形成在外梁镶板的外侧表面34上。当门18关闭时,止挡器安置表面32吸收部分冲击。
门18包括外镶板36和内镶板38。开口42形成在内镶板38上,以接受与止挡器安置表面32协作的门止挡器44。密封件46也附接至门内镶板38,并当门处于关闭位置时接触外梁镶板24的外侧表面34。止挡器44构造成在门移动至如图2所示的关闭位置时吸收来自门18的冲击。
如果希望侧梁装饰22竖直延伸到止挡器安置表面32的位置上方,则难以利用该传统的侧梁和侧梁装饰结构。
发明内容
一种克服了上述缺点的车辆组件包括:车辆主体框架;连接至所述车辆主体框架的关闭装置;连接至所述车辆主体框架的装饰;和设置在所述装饰和所述车辆主体框架之间的关闭装置止挡器承座主体。所述关闭装置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止挡器承座主体构造成在所述可移动的关闭装置箱所述关闭位置移动时吸收来自所述可移动的关闭装置的冲击。所述关闭装置止挡器承座主体可以用于若干不同的关闭装置,包括门、后挡板、行李箱盖等。
克服了上述困难的关闭装置梁装饰和关闭装置止挡器承座组件包括:构造成附接至相关联的车辆的车辆主体框架的装饰和与装饰相连接的关闭装置止挡器承座主体。所述装饰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装饰的内表面构造成当装饰附接至车辆主体框架时面对车辆主体框架。装饰的外表面构造成当装饰附接至车辆主体框架时避开车辆主体框架。所述关闭装置止挡器承座主体在邻近装饰的内表面处与装饰相连接,以便在装饰附接至车辆主体框架时定位在装饰和车辆主体框架之间。
克服了上述困难的一种用于组装关闭装置梁装饰和关闭装置止挡器主体组件的方法包括:将关闭装置梁装饰附接至车辆的车辆主体框架;以及将关闭装置承座主体附接至所述装饰和车辆主体框架中的至少一者上。根据该方法,关闭装置止挡器承座主体能够设置在装饰和车辆主体框架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传统侧梁和侧梁装饰结构的车辆主体框架的下部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车辆主体框架的下部和被示为处于关闭位置的门的正视剖面图。
图3是包括用于新型的侧梁和侧梁装饰结构的关闭装置止挡器承座主体的门和车辆主体框架的下部的剖面图。
图4是沿图3中的线4-4所截取的视图。
图5是关闭装置止挡器承座主体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是包括处于第一朝向的图5所示的止挡器承座主体的门和车辆主体框架下部的剖面图。
图7是沿图6中的线7-7所截取的剖视图。
图8是关闭装置梁装饰和关闭装置止挡器承座组件的透视图,示出了图5的关闭装置止挡器承座主体在邻近装饰的内表面处被附接至装饰。
图9是带有处于第二朝向的图5所示的止挡器承座主体的门和车辆主体框架下部的剖视图,其中所述第二朝向相对于图6所示的第一朝向旋转90°。
图10是沿图9中的线10-10所截取的视图。
图11是关闭装置梁装饰和关闭装置止挡器承座组件的透视图,示出了处于第二朝向的图5的关闭装置止挡器承座主体被附接至装饰。
图12是关闭装置止挡器承座主体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的描述和附图仅仅是说明性的,在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方案所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公开的结构做出各种变型和改变。图中相似的标号表示相似和相同的部件。这里所公开的结构的各种被标识的部件采用了本领域中的术语,这些术语在不同制造者之间可能有变化,而不应该被视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1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光和报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证时间连续性的线程池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