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量或检测DNA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29485.1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5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冨原祥隆;佐藤日出夫;樽井弘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15/09 | 分类号: | C12N15/09;C12Q1/25;C12Q1/68;G01N33/5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量 检测 dna 方法 | ||
1.一种方法,其是对标本中所含的具有目标DNA区域的DNA进行定量或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
(1)从标本制备要检测目标DNA区域的DNA的第一工序;
(2)用DNA甲基化酶对由第一工序制备的DNA进行处理的第二工序;
(3)从经第二工序处理了的DNA制备单链甲基化DNA,使该单链甲基化DNA与检测寡核苷酸结合,得到被测DNA复合体的第三工序;
(4)使由第三工序得到的被测DNA复合体与固定化甲基化DNA抗体相结合,得到检测复合体的第四工序;以及,
(5)对由第四工序得到的检测复合体中所含的检测寡核苷酸,利用其识别功能进行定量或检测,从而对上述单链DNA中的具有目标DNA区域的DNA进行定量或检测的第五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由第三工序得到被测DNA复合体时,添加反向寡核苷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固定化甲基化DNA抗体为甲基胞嘧啶抗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DNA甲基化酶为胞嘧啶甲基化酶或SssI甲基化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标本中所含的具有目标DNA区域的DNA为从RNA通过逆转录酶而生成的DNA中的具有目标DNA区域的DNA。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标本为下述任一种生物来源的标本:
(a)哺乳动物来源的血液、体液、粪尿、体分泌物、细胞溶解液或组织溶解液、
(b)从选自哺乳动物来源的血液、体液、粪尿、体分泌物、细胞溶解液及组织溶解液的一种中提取的DNA、
(c)将从选自哺乳动物来源的组织、细胞、组织溶解液及细胞溶解液的一种中提取的RNA作为模板而制得的DNA、
(e)从细菌、真菌或病毒提取的DNA、或
(f)将从细菌、真菌或病毒提取的RNA作为模板而制得的DNA。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由第一工序得到的上述具有目标DNA区域的DNA为事先用不以目标DNA区域为识别剪切位点的限制性酶消化处理而得的DNA、合成寡核苷酸、或精制而成的DNA。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检测寡核苷酸的识别功能是以下任一种的识别功能:
(a)FITC的荧光检测、或
(b)利用FITC抗体的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寡核苷酸包括人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重复基因或假基因的碱基序列或者能够与其一部分相互补结合的碱基序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人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为LINE或SINE。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寡核苷酸包括能够与以下所示任一种碱基序列相互补结合的碱基序列:
(1)序列编号37所示的碱基序列或与其有80%以上序列一致性的碱基序列、
(2)序列编号37所示碱基序列的互补序列或与其有80%以上序列一致性的碱基序列、
(3)序列编号39所示的碱基序列或与其有80%以上序列一致性的碱基序列、或
(4)序列编号39所示碱基序列的互补序列或与其有80%以上序列一致性的碱基序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寡核苷酸包括以下所示的任一种的碱基序列:
(1)序列编号38所示的碱基序列或与其有80%以上序列一致性的碱基序列、
(2)序列编号38所示碱基序列的互补序列或与其有80%以上序列一致性的碱基序列、
(3)序列编号40所示的碱基序列或与其有80%以上序列一致性的碱基序列、或
(4)序列编号40所示碱基序列的互补序列或与其有80%以上序列一致性的碱基序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工序中,在用于从标本制备DNA的DNA提取操作中所使用的溶液中的钠盐的浓度为100mM以上1000m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94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