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定的聚异丁烯胺以及它们在燃料中作为洗涤剂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7298.3 | 申请日: | 200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9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E·K·费尔;D·波塞尔特;P·施庞;H·施瓦内;M·沃特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8/32 | 分类号: | C08F8/32;C08F10/10;C10L1/22;C10L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林柏楠;黄革生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定 聚异丁烯 以及 它们 燃料 作为 洗涤剂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新的聚异丁烯胺:
R1-CH2-NR2R3 (I)
其中R1是从异丁烯和最多20重量%n-丁烯衍生的聚异丁基,并具有600-770的数均分子量Mn,和
R2和R3各自独立地是氢、C1-C18烷基、C2-C18链烯基、C4-C18环烷基、C1-C18烷基芳基、羟基-C1-C18烷基、聚(氧烷基)、聚亚烷基多胺基团或聚亚烷基亚胺基团,或与和它们连接的氮原子一起是杂环。
本发明还涉及燃料组合物,尤其是具有C1-C4链烷醇含量的那些燃料组合物,其含有能有效作为洗涤剂的量的聚异丁烯胺。
本发明还涉及这些聚异丁烯胺作为燃料添加剂用于降低阀门发粘和/或用于改进洗涤剂与载体油之间的相容性、尤其在低温下的相容性和/或用于改进在含有矿物燃料含量和C1-C4链烷醇的燃料组合物中的相容性的用途。
EP 0244616A2{1}公开了通式R1-CH2-NR2R3的聚丁基胺和聚异丁烯胺,其中R是从异丁烯和最多20重量%正丁烯衍生的聚丁基或聚异丁基,并具有300-5000的数均分子量Mn,优选500-2500,并且根据实验实施例,数均分子量是900-1000。这些聚丁基胺或聚异丁基胺可以通过将潜在的聚(异)丁烯进行加氢甲酰化并随后将存在的羰基合成产物进行氢化胺化而获得。建议它们用做具有阀门清洁或保持阀门清洁作用的燃料洗涤剂。
WO 2004/087808A1{2}描述了由聚烯胺和溶剂组成的配料,其具有改进的低温性能,它们的特点是配料具有较低的浊点、较低的倾点和/或改进的低温储存稳定性。在这些聚烯胺中的聚烯具有尤其“约500-5000或约800-1200或850-1100、例如约1000”的数均分子量Mn。这种聚链烯优选是聚异丁烯。制备基于聚异丁烯的聚烯胺的优选方法是将其中的聚异丁烯进行加氢甲酰化并随后将存在的羰基中间体进行还原胺化。在实验实施例中公开的特定聚异丁烯胺具有950或1000的数均分子量Mn。这些由聚烯胺和溶剂组成的配料可以在汽油燃料中用做添加剂,尤其用于改进汽油燃料的进料体系清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汽油燃料也可以含有主要量的C1-C4链烷醇,例如15体积%的甲醇、65体积%的乙醇、20体积%的异丙醇、15体积%的叔丁醇或20体积%的异丁醇。
US 2006/0277820A1{3}公开了用于控制在汽油发动机中的沉积物的添加剂,其含有平均分子量为约700-1000、尤其约800的聚异丁烯胺(虽然不清楚这是数均分子量或重均分子量)与曼尼希碱的混合物。没有给出关于聚异丁烯胺的结构或制备方法的细节;聚异丁烯胺的来源“PURAD6847/2[BASF,德国]”并不是基于公众可得的商业产品。
但是,本领域已知的聚异丁烯胺燃料洗涤剂仍然需要在它们的作用谱方面有改进。尽管它们一般在进料阀门以及发动机的进料体系的清洁和保持清洁方面有满意的作用,但是它们仍然在减少阀门发粘方面、在洗涤剂与载体油之间的相容性、尤其在低温下的相容性方面、和/或在它们在含有矿物燃料含量和C1-C4链烷醇的燃料组合物中的相容性方面存在缺点。此外,公知的聚异丁烯胺通常过于粘稠,使得由于经过设备和管线的有限流速而在它们的制备中存在容量瓶颈。
所以,在第一方面,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的作为燃料添加剂的聚异丁烯胺,其不仅在进料阀门以及发动机的进料体系的清洁和保持清洁方面有满意的作用,而且能减少阀门发粘。
所以,在第二方面,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的作为燃料添加剂的聚异丁烯胺,其不仅在进料阀门以及发动机的进料体系的清洁和保持清洁方面有满意的作用,而且能改进洗涤剂与载体油之间的相容性,尤其与聚醚和聚醚胺载体油之间的相容性,尤其在低温下的相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72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