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管表面荧光液自动喷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8828.8 | 申请日: | 200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7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胜;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杰 |
主分类号: | G01N1/31 | 分类号: | G01N1/31;B05B13/02;B05B13/04;B05B15/04;B05C5/00;B05C11/10;B05C1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管 表面 荧光 自动 喷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铸造炉管的荧光探伤技术,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离心铸造炉管表面荧光液的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离心铸造合金炉管在个别炉管的表面难免存在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仅用肉眼检查可能存在漏检。用荧光探伤的方法可以100%检查出炉管表面缺陷。
对于荧光探伤,一般炉管生产厂家用人工刷涂荧光液到炉管表面进行检验的方法,但是荧光液中含有丙酮等易挥发,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且污染环境。这种方法对于批量生产炉管的检验工序来说,既浪费荧光液,又污染环境;并且检验效果差,效率极低。
法国炉管生产厂家改用将炉管浸泡在荧光液槽中的方法,虽然工序效率、效果提高,但荧光液长期在槽中,容易挥发到空气中,对人体产生危害,且容易被被污染,从而无法保持荧光液原有的检验灵敏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管表面荧光液自动喷涂装置,采用炉管转动,将荧光液喷涂在炉管表面,将炉管多余的荧光液接入荧光槽,然后导入储存罐中密闭保存,反复由泵压出荧光液,并喷涂在炉管表面进行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炉管表面荧光液自动喷涂装置,包括荧光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荧光槽上设置有将炉管固定、并能旋转的夹紧装置,在所述荧光槽的底部设置有存储罐,在所述荧光槽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梁,在所述支撑梁上吊装有来回移动的喷头,所述喷头和存储罐之间通过管道和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多余的荧光液被收集到存储罐中,不会挥发到空气中,不会对人体产生过多的危害,且不容易被污染,从而保持荧光液原有的检验灵敏度。
2.采用喷涂的方法,能使炉管表面涂覆均匀,提高检验的可靠性。
3.荧光液在喷涂过程中不污染炉管内孔、端面等表面,减少了后道处理工序。
4.采用该喷涂装置,能节约耗材,节省了人力,并能实现自动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炉管检验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炉管表面荧光液自动喷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荧光槽 2.支撑梁 3.夹紧装置 4.炉管 5.喷头 6.存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炉管表面荧光液自动喷涂装置,包括荧光槽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荧光槽1上设置有将炉管4固定、并能旋转的夹紧装置3,在所述荧光槽1的底部设置有存储罐6,在所述荧光槽1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梁2,在所述支撑梁2上吊装有来回移动的喷头5,所述喷头5和存储罐6之间通过管道和泵连接。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首先将炉管夹紧后自动转动,采用两只电动可移动喷头对炉管表面施加自显像渗透液,方便检验员操作;炉管边转动边喷涂,渗透液分布均匀,大幅度提高了检验的工作效率。
多余的荧光液直接滴落到荧光槽中,流入存储罐中保存,荧光液在密闭的容器中不会发,保持原有的特性。
通过喷油泵循环使用,大大地节约荧光液使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杰,未经浦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8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