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LC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8669.1 | 申请日: | 200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5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郑复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正自动化工程(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4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lc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尤其是一种以PLC为基础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PLC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部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PLC电源回路(111)(或(211))--由独立的电力开关控制;2、传感器电源回路(112)(或(212))--作为传感器元件工作的电力回路,输出直流低压电;3、输出控制电源回路(113)(或(213))--输出驱动元件(如交流接触器、继电器)的控制电源。
PLC控制系统的主电路(12)(或(22))部分连接被控的自动化设备(M)。输出控制电源回路(113)(或(213))的输出直接关系到自动化设备(M)的动作输出,当PLC电源回路(111)(或(211))、传感器电源回路(112)(或(212))等出现异常时,常常需要对该回路(113)(或(213))进行电力急停操作,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更加严格的电力控制。
在以PLC为基础的自动化系统中,安全控制回路是常见的硬件安全互锁回路,现有技术中的急停安全控制回路大多只关注于急停开关(SB1)和输出控制电源回路(113)(或(213))之间的相互控制作用,而忽略了PLC电源回路和传感器电源回路与输出控制电路之间的安全互锁,或是仅存在PLC电源回路对输出电源控制电路的安全控制。
图1和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急停安全控制回路设计。图1所示的回路缺少了PLC电源回路和传感器电源回路对输出控制电源的安全控制;图2所示的回路缺少了传感器电源回路对输出电源控制电路的安全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安全控制回路的缺陷,提供一种将PLC电源回路和传感器电源回路的正常工作作为输出控制电源回路进行工作的前提的PLC控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PLC控制系统,包括包含有被控的自动化设备的主电路、控制主电路的供电电路导通和断开的控制电路,其中,控制电路包括分别接入PLC控制系统的供电电力线的PLC电源回路、传感器电源回路、输出控制电源回路,它还包括一个由第一上电检测元件和第二感应开关串联形成的安全控制回路,安全控制回路接入PLC电源回路、传感器电源回路二者中的任意一个。
作为优选,安全控制回路并联地接入PLC电源回路,传感器电源回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感应开关的第二上电检测元件。
作为优选,安全控制回路设置地接入传感器电源回路,PLC电源回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感应开关的第二上电检测元件。
作为优选,输出控制电源回路中设置有受控于第一上电检测元件的第一感应开关。
作为优选,安全控制回路还串联有一个急停开关。
作为优选,PLC电源回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有第三上电检测元件,主电路上连接有受控于第三上电检测元件的第三感应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PLC控制系统,包括包含有被控的自动化设备的主电路、控制主电路的供电电路导通和断开的控制电路,其中,控制电路包括分别接入PLC控制系统的供电电力线的PLC电源回路、传感器电源回路、输出控制电源回路, PLC电源回路上设置有第一上电检测元件,传感器电源回路上设置有第二上电检测元件,输出控制电源回路上设置有受控于第一上电检测元件的第一感应开关、和受控于第二上电检测元件的第二感应开关。
进一步地,PLC电源回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有第三上电检测元件,主电路上连接有受控于第三上电检测元件的第三感应开关。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PLC电源回路和传感器电源回路的正常工作设置为输出控制电源回路的工作前提,继而激发电压输出端向主电路输出驱动电压。这种设置避免了被控的自动化设备在控制电路异常的状况下仍旧盲目动作,起到保护被控自动化设备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保证自动化设备动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PLC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PLC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PLC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正自动化工程(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晋正自动化工程(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86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