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式垃圾箱箱体内固液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94094.2 | 申请日: | 200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7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万胜;张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耐德新明和工业有限公司;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3/14 | 分类号: | B65F3/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垃圾箱 箱体 内固液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厢内污水的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压缩式垃圾厢厢体内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需要通过垃圾车转运到处理站,垃圾先被投料斗铲起并倒入压缩厢总成,然后被压缩厢总成中的推头推入垃圾厢厢体中,随着垃圾厢厢体中的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开始被压缩,垃圾中大量的积水开始渗出。渗出的积水集装在垃圾厢厢体内使垃圾厢的有效装载量减小,积水过多还容易在转运过程中从厢体中漏出,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需要在压缩式垃圾厢的厢体部分增加污水排放装置。现有垃圾厢厢体部分的排放装置为带球阀的放水管,它直接插入垃圾厢底部将污水排放出厢,该结构的排放装置的排水口附近的渗漏面积小,垃圾容易堵住放水管的排水口造成排水不畅,使积水囤积在厢体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式垃圾厢厢体内固液分离装置,垃圾厢的放水管上面增加渗水网装置,使垃圾与污水的分离速度更快、过滤效果更好,且可以避免放水管管口被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垃圾厢厢体的底板具有中间低两侧高的低槽,垃圾厢一端为进料口端,另一端具有后门密封垃圾厢,垃圾厢的进料口端的厢体底板上设有活动渗水网,所述活动渗水网两侧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折弯边,活动渗水网一侧通过合页铰接在垃圾厢底板上,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活动渗水网右侧设有固定渗水网,固定渗水网两侧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折弯边,第二折弯边与垃圾厢的底板焊接;所述活动渗水网上的第一折弯边和固定渗水网上的第二折弯边上均设有若干过水孔;所述活动渗水网下方设有两根放水管,放水管一端插入厢体中,另一端倾斜地伸出厢体且位于厢体下方,放水管的管口设有球阀。
所述第一折弯边与第二折弯边的高均为25mm。
所述过水孔的长为50mm,高为8mm。
所述合页一边焊接在第一折弯边上,另一边与厢体的底板焊接。
所述活动渗水网长为500~800mm,宽为600~1200mm。
所述固定渗水网长为1500~2500mm,宽为600~1200mm,且与活动渗水网等宽。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厢厢体的底板上增设活动渗水网和固定渗水网,垃圾与垃圾中的积水通过活动渗水网和固定渗水网上的通孔及折弯边的过水孔进入底板上的低槽,通过放水管排出,这样活动渗水网和固定渗水网不仅使垃圾与污水的分离速度更快,而且具有过滤效果,使垃圾与污水分开,避免放水管管口被堵,有利于垃圾厢厢体内的积水排放。使厢体内尽量为固体,方便垃圾车的转运,避免垃圾车漏水造成二次污染。
活动渗水网一侧通过合页铰接在垃圾厢底板上,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放水系统需要清理时,可以将旋紧在螺栓上的螺母拧下,将此端抬起,待活动渗水网绕合页铰接运动完全打开后,就能使用其他工具清理放水装置内部,使垃圾厢厢体的清洗方便,保证垃圾厢厢体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装有固液分离装置的垃圾厢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的I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活动渗水网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向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压装垃圾的示意图。
附图中,1为垃圾厢,1a为后门,1b为进料口端,1c为底板,1d为低槽,2为活动渗水网,2a为第一折弯边,2b为过水孔,2c为通孔,3为活页,4为螺栓,4a螺母,5为固定渗水网,5a为第二折弯边,5b为过水孔,6为放水管,7为球阀,8为投料斗,9为压缩厢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耐德新明和工业有限公司;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耐德新明和工业有限公司;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40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