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增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2977.1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4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成耀;李小春;何品息;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天大龙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3/40 | 分类号: | F02B33/40;F02B39/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增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增压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管路方便、简单的电动增压器。
背景技术
大多数的增压器用于例如机动车用发动机的高输出。在增压器中,包括涡轮增压器和电动增压器,涡轮增压器,是借助发动机的排气能量使涡轮叶轮旋转,并利用涡轮的输出使压气机叶轮旋转,由此从压气机向发动机供给压缩空气;而电动增压器是直接由电机带动压气机叶轮旋转,从而向发动机供给压缩空气。因此,虽然两种增压器的结构有所不同,但都是给发动机带来自然进气以上的增压状态。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增压器由于要受到进气出气结构因素或者其他一些因素的综合考虑,以致于增压器的进气口的内径一般设置为52mm,壁厚为4mm,而增压器的出气口的内径为34mm,壁厚为8mm。但是,这样的结构所带来的问题是:在增压器的管路安装的过程中,由于进气口与出气口的外径不相同,因此通常无法使用市场上普通的气管,而是需要另外加工成两端不一样大小的气管,或是使用两根符合要求的气管对接而成,这样不仅使得安装管路是极其的不方便,而且也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路安装方便、简单的电动增压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增压器,包括电机、增压器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与电机相连接的叶轮,所述的壳体表面还设置有与壳体内腔相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进气口的外径与出气口的外径相同。
进一步说,为了节省成本,并且不改变增压器原有的进气出气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所述的进气口的外径与出气口的外径都为6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通过增加出气口的壁厚以达到进气口与出气口外径相同的效果,这样既不需要改变原有的进气出气结构,而且又可以使得在管路安装的过程中方便、简单,很好的降低了管路安装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是图1的左视图;
其中:1、壳体;2、进气口;3、出气口;4、进气口壁厚;5、出气口壁厚;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动增压器,包括电机6、增压器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与电机6相连接的叶轮,所述的壳体1表面还设置有与壳体1内腔相通的进气口2和出气口3,所述的进气口2的外径与出气口3的外径相同。
由于目前市场上的电动增压器的进气口2内径为52mm,进气口壁厚4为4mm,因此进气口2的外径为60mm;而出气口3的内径为34mm,出气口的壁厚5为8mm,因此出气口3的外径就只有50mm,这样的结构在管路安装时对气管的要求相对较高,而不是所见的普通的气管,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原有增压器进气出气结构的基础上,即不改变原有的进气口2与出气口3的内径,而是增加了出气口的壁厚5,从原来的8mm增加到了13mm,这样就使得出气口3的外径与进气口2的外径相同,都为60mm,这样不仅使得管路的安装方便、简洁,而且能够很好的降低成本。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天大龙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天大龙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29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风叶铆接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压力机电子凸轮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