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驱动桥壳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1590.4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6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纪爱师;纪建奕;任娜;李祥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6 | 分类号: | B60B3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桥壳,具体地说是一种不等壁厚的、铸造的驱动桥壳。属于汽车配件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驱动桥桥壳的型式主要有三种:冲焊、铸钢、铸铁,对于前一种桥壳的结构多是采用等壁厚结构,以确保桥壳在满足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完成其承载又传力的功能。由于桥壳既是承载件又是传力件,对于第二、三种铸造桥壳,很有可能因为桥壳局部断裂造成更换驱动桥总成,从而降低了驱动桥总成的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成本。汽车在行驶过程时,桥壳承受繁重的载荷,设计时必须考虑在动载荷下桥壳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应力求减小桥壳的质量以降低成本及自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铸造驱动桥壳,以解决铸造桥壳弯曲变形、断裂等问题,提高驱动桥总成使用寿命,降低桥壳的成本及自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造驱动桥壳,包括壳体,其壳体的上壁与下壁壁厚相同,左壁与右壁壁厚相同;其上壁、下壁比左壁、右壁厚。
上述铸造驱动桥壳,其上壁与下壁壁厚18mm,左壁与右壁壁厚13mm。
该铸造驱动桥壳,在普通铸造桥壳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桥壳进行受力分析,并进行了多方案的模型计算分析比较,采用了合理的不等壁厚结构设计,达到理想的应力分布,可有效提高桥壳抗疲劳寿命,满足桥总成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铸造驱动桥壳,其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并可与多种车型相匹配,在多种工况下使用,具有良好的抗承载能力,可降低桥壳的成本及自重,有效防止桥壳弯曲变形、断裂,提高桥总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该铸造驱动桥壳,其壳体1由上壁2、下壁3、左壁4、右壁5构成,上壁2与下壁3壁厚相同,左壁4与右壁5壁厚相同,但其上壁2、下壁3较左壁4、右壁5的壁厚。本实施例中,上壁2、下壁3厚18mm;左壁4、右壁5厚13mm。
在上述桥壳局部图中,采用上下壁厚18mm,前后壁厚13mm结构,在保证桥壳疲劳寿命的同时减轻了重量。本实用新型在驱动桥铸造桥壳原结构基础上,对桥壳上下和左右壁厚作了不等壁厚设计,有效避免了桥壳长期在抗承载和传力的过程中引起的断裂和弯曲变形等故障,满足了桥壳总成的抗疲劳寿命。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15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油套筒、无油链条及含油套筒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带有流出口的拉锁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