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通型乳胶球囊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4380.2 | 申请日: | 200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3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泰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3/0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200 重庆市丰***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通型 乳胶 一次性 使用 无菌 导尿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高分子材料合成的多腔道导尿装置,是一种能有效解决腔道堵塞问题的导尿管。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乳胶球囊导尿管的工作原理是:将导尿管插入人体的尿道,并使前端的开孔进入膀胱,通过导尿管中不同的腔道对膀胱或尿道进行导尿、引流、注药、冲洗等;由于膀胱内存在自然的压力,需要在导尿管前端开孔的下方注入无菌水鼓起一个定位的球囊以使导尿管在留置导尿时不会滑出尿道,同时也使尿液不能从导尿管和尿道间的缝隙流出,起到封闭的作用;取出导尿管时,应将球囊内的无菌水完全放出,使球囊基本恢复原状,才能取出导尿管,否则会对尿道造成严重损伤。在国内使用的乳胶球囊导尿管,不论是双腔还是多腔道,均为只有一个腔道通向球囊,因为球囊收缩力不均等原因,就会造成腔道堵塞和排不完水的可能性,从而带来医疗事故,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乳胶球囊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可能造成的腔道堵塞和排水不完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通型乳胶球囊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该导尿管不仅能正常导尿、引流、注药、冲洗等,由于采用了双通道通向球囊,使用更安全,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就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由高分子材料合成的多腔道导尿装置中,在其导尿管管身的管壁内除开有其他正常用途的腔道外,还有一个双通球囊腔道和两个球囊腔道孔;其组成是:由一个阀门及阀门腔接头,阀门腔接头内有阀门腔道,阀门腔道进入导尿管管身内后,沿其管 壁分成两个腔道通向球囊,形成双通球囊腔道,双通球囊腔道通过在球囊内腔壁上开的两个腔道孔与球囊连通,这就在原只有一个腔道的基础上,增加一条保险的腔道,在其中一个腔道堵塞的情况下,另一个腔道仍能正常注水和放水,不影响整个导尿管的正常使用,由于增加了一个腔道使其流量增加了一倍,更加方便医护人员往球囊中注水和放水,从而也有效杜绝了因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腔道堵塞;还由于球囊腔道孔为两个,可有效防止因球囊不对称收缩造成的堵塞。由于所增加的腔道对导尿管的外形、排液腔和其他腔道不造成任何影响,从而达到了安全导尿、引流、注药、冲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降低导尿管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球囊内水排不出、导尿管从尿道中拔不出的医疗事故的风险,并且使医护人员操作上更加安全和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中1.排液腔接头,2.阀门,3.阀门腔接头,4.阀门腔道,5.双通球囊腔道,6.排液腔道,7.其他腔道,8.球囊腔道孔,9.球囊,10.导尿管管身,11.排液孔。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及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向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2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阀门2通过阀门腔接头3与导尿管管身10相连,阀门腔接头3内的阀门腔道4进入导尿管管身10的管壁内。
在图3中,阀门腔接头3内的阀门腔道4进入导尿管管身10的管壁内后, 沿其管壁形成双通球囊腔道5通向球囊。这里,双通球囊腔道5的孔径取值最好为0.6-1.2MM之间。
在图4中,双通球囊腔道5通过球囊腔道孔8与球囊9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泰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泰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4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腹膜后球囊扩张仪
- 下一篇:一种呼吸同步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