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酸雾洗涤回收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4429.8 | 申请日: | 200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庄;周朝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恒力达防腐橡塑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53/78;B01D53/68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马云海 |
地址: | 0535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涤 回收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废气处理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酸雾洗涤回收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冶金等工业的生产过程——利用盐酸对冷轧钢板酸洗中,会产生大量的酸雾,必须将酸雾进行洗涤净化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够排空。目前所使用的酸雾洗涤回收净化装置是将酸雾通过格栅进行吸附再经过喷淋后,将酸雾中酸的成份分离出来然后排空。但由于格栅对酸的吸附能力较差,经过检测经过该结构的净化装置净化后排空的气体中仍然含有一定浓度的酸,因此长期排放仍然会造成大气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吸附和净化的酸雾洗涤回收净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酸雾洗涤回收净化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吸附分离管道和竖直设立的喷淋排放塔构成,吸附分离管道的出口与喷淋排放塔的底部进口连通;在所述的吸附分离管道中设置有分离机构,该分离机构则由固定于管道中的多孔填充料和设置于两侧的多孔平板构成;在所述的喷淋排放塔中依次设置有2-4组喷头向下的喷淋机构,和一到两组喷头向上的喷淋机构构成;在吸附分离管道的底部以及喷淋排放塔的底部分别设置有酸液和混合液的排出口。
另外,所述的吸附分离管道中设置有由盘管构成的冷凝机构,在所述的盘管中有经过冷却的低温水循环;所述的分离机构在吸附分离管道中呈15-60度角度设置;且所述的角度为30-45度角。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酸雾洗涤回收净化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在该装置中设置有由多孔球型吸附料层,并且该吸附料层由多孔平板固定,该多孔球型吸附料层可以大大延长酸雾在吸附料层的行进路径,有利于多孔球型吸附料对酸分子的吸附和回收,提高了吸附和回收效率;其二,由于在该装置中设置的多孔球型吸附料层前设置有冷凝器,酸雾经过冷凝器冷却后,有效降低酸雾中的饱和度,有利于多孔球型吸附料层的吸附回收;其三,由于在该装置中设置有对淋喷淋机构,因此能够将气体中的酸的成份完全溶解,大大降低排放气体中的酸的含量,几乎能够达到零排放;其三,由于在该装置中的吸附分离管道所设置由多孔填充料和其两侧的多孔平板构成的分离机构为斜向设置,因此,具有酸液吸附效果好和酸雾在管道中的流动阻小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为酸雾洗涤回收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酸雾洗涤回收净化装置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酸雾洗涤回收净化装置的结构:包括由水平设置的吸附分离管道1和竖直设立的喷淋排放塔2构成,吸附分离管道的出口3与喷淋排放塔的底部进口4连通;在吸附分离管道中依次设置有冷凝机构5和分离机构6,其中冷凝机构由盘管构成,在盘管中有经过冷却的低温水循环;分离机构则由固定于管道中的多孔球型填充料7和设置于两侧的多孔平板8构成;喷淋排放塔中依次设置有2-4组喷头向下的喷淋机构9,和一到两组喷头向上的喷淋机构10构成;在吸附分离管道的底部以及喷淋排放塔的底部分别设置有酸液和混合液的排出口11、12。
使用时,酸雾由吸附分离管道的进口进入其中,首先经过冷凝器降温,产生的冷凝算也通过多孔填充料后由排出口排出,冷却后的酸雾又经过多孔填充料的吸附去除其中的酸液成分一样经排出口;含酸比例极低的酸雾在竖直设立的喷淋排放塔中经过多极喷头向下的喷淋机构和喷头向上的喷淋机构后可以将酸雾中的酸液中和洗涤消除,使得含酸量极低的空气经出口排空。
为了使得多孔填充料能够充分的吸附酸液以及使得所吸附的酸液能从多孔球中顺利排出减小酸液流出阻力和管道的阻力,一般将多孔球型填充料在吸附分离管道中与水平呈15-60度的角度A设置;当该角度是30-45度时其克服流动阻力并防止酸液填满多孔球导致吸附分离管道堵塞现象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恒力达防腐橡塑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恒力达防腐橡塑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44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