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板暨芯片吸光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1050.1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1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川;万珈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启川;万珈婷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芯片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板暨芯片吸光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为避免破害自然生态,人类对于能源的取得,已渐渐的转向风力、太阳能等,然而以太阳能而言,使用时,使用者必须将太阳能板暨芯片,移至户外或室内阳光充足的地方,使太阳光照射在该太阳能板暨芯片的受光面上,以进行使其充电。虽然太阳能的取得极为方便,但是在使用上,受上述场地的限制,而无法应用于室内或阴暗处,而显现其缺点。
另外,该太阳能板暨芯片在经过一段时间放电后,便需要经常时间的照射太阳光进行充电后,才可以继续使用,无法持续源源不绝的供电,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困扰,这也是太阳能无法普遍应用的原因,而显其应用技术有其创新、突破的必要。
本创作人有鉴于此,乃加予研究创新,终于研制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太阳能板暨芯片吸光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可持续借由太阳能板暨芯片对外输出电能,使太阳能板暨芯片的应用不再局限于户外或其它受光处,也可以应用于室内的昏暗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太阳能板暨芯片吸光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暨芯片;导光板位于该太阳能板暨芯片的受光面一侧者;以及光罩,装置于该导光板的侧缘,于该光罩上装设有发光源,且于该光罩的表面上,附着有一层反射膜,以将该发光源产生的光源反射至该导光板,再投射于太阳能板暨芯片的受光面,使该太阳能板暨芯片启动充电功能以提供电力。
上述的导光板,可于一侧面,附着有反射膜,该反射膜是真空镀膜(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等方式将镍、铝等具高导光传导及反光的金属原料,喷涂于该导光板的表面上,以增加太阳能板暨芯片的吸光效率。
本实用新型装置于导光板侧端的光罩,于其表面附着有反射膜,该反射膜是真空镀膜(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等方式将镍、铝等具高导光传导及反光的金属原料,喷涂于该光罩的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板暨芯片,为单晶太阳能板、多晶太阳能板或镀膜太阳能板等,本实用新型并不予自限。
本实用新型太阳能板暨芯片吸光发电装置,由于借由小功率、低瓦数的发光源点亮后的亮光,供予太阳能板暨芯片受光充电,使本实用新型可持续借由该太阳能板暨芯片对外输出电能,使太阳能板暨芯片的应用不再局限于户外或其它受光处,也可以应用于室内的昏暗处,而显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及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光模组与芯片模组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光模组与芯片模组于组装后安装于外壳体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3-3方向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太阳能板暨芯片 11受光面 12电源输出端
20导光板 21反射膜 30光罩
31发光源 32夹槽 33反射膜
40外壳体 41反射膜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太阳能板暨芯片吸光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暨芯片10,含有一受光面者11;导光板20,位于该太阳能板暨芯片10的受光面11一侧;以及光罩30,装置于该导光板20的侧缘,于该光罩30上装设有发光源31,且于该光罩30的表面上[含该夹槽32的表面],附着有一层反射膜33,以将该发光源31产生的光源反射至该导光板20,再投射于太阳能板暨芯片10的受光面11,使该太阳能板暨芯片10启动充电功能,以提供电力。
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20,是丙烯酸树脂板或光纤板等。如图3、图4所示实施例中,该导光板20,若于其一侧面贴靠有太阳能板暨芯片10时,则其相对面可附着一层反射膜21,以形成光的反射面,使导光板20内所传导的光,不致向外泄漏,以增进该太阳能板暨芯片10的发电效率。当然,如图5、图6所示实施例,亦可于该导光板20的两侧,分别置有一太阳能板暨芯片10,以增进整体的发电功率。上述的反射膜21,是真空镀膜(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等方式将镍、铝等具高导光传导及反光的金属原料,喷涂于该导光板20的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启川;万珈婷,未经陈启川;万珈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1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试剂混合容器
- 下一篇:密封条骨架成型滚轮调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