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轮拖拉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48740.1 | 申请日: | 2009-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4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峰 |
| 主分类号: | B62D49/00 | 分类号: | B62D49/00 |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李壮男 |
| 地址: | 11332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轮 拖拉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具体涉及一种三轮拖拉机。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旱田家用拖拉机,一种是四轮拖拉机,另一种是手扶拖拉机。四轮拖拉机不适合于小块偏坡地,更不适合进入水田。因为四轮拖拉机两轴间距较长,轮距较宽,并且轮距不可调,重心较高,而且机后悬挂的水旱田农具较大,较笨重,运动不灵活,回旋余地小,转弯半径大,地头扔得较多。手扶拖拉机避免了四轮拖拉机的缺点,但手扶拖拉机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是劳动强度太大,人称“气死牛,累死人”。人扶着机器走,旱田平地还可以,稍微有点坡,人需要用力搬着机器,避免翻车。水田就更困难了,人需要在稀泥里跋涉,所以劳动强度较高,效率较低。灭渣时飞起的石块容易伤人,灰尘吸入对人体有害。因此,目前水旱田作业拖拉机主要改进方向是小巧、灵活、转弯半径小、重心低。坐在上面驾驶,基本适应各种地况,大块平地可行,小块偏坡地也能胜任,一机多用,水旱兼备。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小巧灵活、转弯半径小、重心低、坐驾舒适、工作效率高、一机多用的三轮拖拉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三轮拖拉机两后轮为无差速器驱动轮,一个前轮为导向轮,三个轮子呈等边三角形布置;柴油机在导向轮与驱动轮之间,座椅在柴油机上面;柴油机由三角带传动经变速操纵机构驱动后轮转动。人员坐在柴油机上操作,可以增加驱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机构采用方向把,方向把上有手动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还配有几个副机,包括液压升降双垄灭渣机,该灭渣机采用同轴液压升降技术,挂在主机的后部,靠液压调整灭渣深度,由于灭渣机后置,从而大大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
液压升降三铧子起垄机兼哈水田,三个铧子紧跟三个轮子呈品字形布置。紧跟前导向轮一个铧子,此铧子无论地况高低起伏仿形效果较好,打出来的垄深浅一致,后两个铧子固定在两个内孔为方形的滑套上,滑套套在水平平方轴上可沿方轴左右滑动,水平方轴固定在尾座上,尾座通过螺栓紧因在变速箱后壳上。在水平滑套上还固定一个垂直的滑套,内有滑铁,滑铁下端固定铧子并用液压油缸吊着,通过液压缸的伸缩达到铧子的起落,调整深浅。后两个铧子各自有自己的缸,各自独立,这样可以适应偏坡地况。卸下两个铧子,换上洋犁(水田犁)即可进入水田作业。
液压升降耙地机,卸下后两个液压缸上的洋犁,把液压缸沿水平方轴左右分开,然后把水田耙子挂上,再把胶轮换上耙地滚轮,就可耙水田,大块土坷垃用耙地滚耙碎,耙成稀泥,然后用后面的耙子搂,此耙子通过液压缸可调成水平的,也可以调成一端高一端低,从而把水田搂成水平的以利插秧。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有三铧子起垄机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有车斗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机由两个后轮(驱动轮)5和一个前轮(导向轮)1及车头机身构成,柴油机4采用单缸柴油机,位于前、后轮之间。根据使用需要,将车身底盘7下落,驾驶座位3设置在柴油机4上面,变速操纵机构6在后桥上面。转向装置采用钢丝绳转向,横直转向把2。
本实用新型由后桥变速箱、单缸柴油机、前桥减震系、转向系以及变速箱操纵机构组成,中间由车架子连接起来,后两轮为高花纹的驱动轮,前轮为顺花纹的导向轮。车架子用100mm槽钢焊接而成,把后桥及转向系用坚固螺栓连接起来,前导向轮转向系采用横把钢索技术,从而使回转半径达到最小化,可以原地回转360°。变速箱采用自锁互锁技术,实现一杆高低速及多档位变换,结构非常简单,操作灵活,故障率低,维修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系统采用单机外置液压泵、皮带传动取力器。执行元件为三个液压缸,它们之间通过三路换向阀连接,三个液压缸可单动也可联动,根据不同工况实现两维控制。
人员坐在柴油机上操作,可增加驱动力,在一个轮子打滑的情况下,另一个轮子也可以继续驱动,而且行走比较直,打出的垄不至于弯弯曲曲,又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两轴距为1600mm,后轮距可根据垄的大小自动调节。这样就可以使本机结构紧凑、小巧、转向靠方向把上的手动离合器转向,可以锁定一个轮子,就地回转360°,可以实现灵活,地头扔得少。主机后面牵引的车斗为液压自卸式,车斗底面离地面较低,便于装卸,装载和运输货物都很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峰,未经王玉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8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