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再生资源分类回收箱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2715.2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8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荣;刁彤;张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光荣;刁彤;张瑞 |
主分类号: | G07F7/06 | 分类号: | G07F7/06;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人机交互 功能 再生资源 分类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再生资源回收装置,特别是一种数字再生资源回收箱。
背景技术
目前再生资源回收装置比较先进的是汇宝科技产品RRM-307C回收机,但上述产品存在明显的不足:第一,由于设计理念的不同造成了有偿回收手续复杂,需要持投掷矿泉水瓶得到的回馈单到指定的网点领取报酬,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第二、上述产品虽然将回收到的种类矿泉水瓶压缩后减小了体积(同时也就拒绝了玻璃瓶),但不利于矿泉水瓶后续的回收利用;第三、上述产品不能进行人机交互;第四、人工管理造成了高昂运营成本,降低了它的经济效益;
目前,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的“户外饮料容器回收机”和北京海淀区的“饮料瓶有偿回收机”都存在“吐”现金的问题,即当一个饮料瓶的市场价值不足五分钱的时候,运营方当如何运营?该类型的回收机的识别系统中的商品条形码数据库收录完全由回收机制造商收集,不能与饮料瓶扔投者形成互动,因此造成识别系统中的商品条形码数据库严重不足,拒绝回收大于正常回收;另外,它们还要对回收的饮料瓶进行压缩,玻璃容器怎么办?上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再生资源分类回收箱,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同类产品存在的用户使用不便,不利于回收物品的后续利用,不能进行人机互动,,回收种类不全,运营成本高昂等问题。
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再生资源分类回收箱,包括回收箱体10,以及安装在回收箱体10上的第一传感器1、第二传感器2、第三传感器3、触摸输入屏6、显示器7、条形码扫描仪8、回收物通道9、进口栅门11和后栅门12;回收物通道9位于回收箱体10内;在回收箱体10的前侧有回收物通道9的物品入口,该入口处安装有第一传感器1;在回收物通道9的外端口和内端分别有进口栅门11和后栅门12;在回收物通道9上方安装有条形码扫描仪8和第二传感器2;在后栅门12的内侧安装有第三传感器3;在回收箱体10的上部安装有显示器7和触摸输入屏6。
进口栅门11和后栅门12分别连接外栅门减速电机4和内栅门减速电机5。
所述的回收物通道9前部为水平的直道9-1,回收物通道9的后部为向下倾斜的滑道9-2。
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再生资源分类回收箱,还包括设置在回收箱体10内部的计算机,计算机连接条形码扫描仪8、触摸输入屏6、显示器7、服务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传感器的摄像头电机;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充值系统。
控制系统连接第一传感器1、第二传感器2、第三传感器3、外栅门减速电机4、内栅门减速电机5、条形码扫描仪8和传感器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再生资源分类回收箱,其运转流程如下:当有物体靠近第一传感器1。则启动外栅门减速电机4开启进口栅门11;当有带条码物品进入时,通过红外(激光)条码扫描仪8;物品通过红外漫反射第二传感器2,开启内栅门减速电机5,后栅门12开启,同时开启减速电机4反转,关闭进口栅门11。物品进入后通过红外漫反射第三传感器3,开启电动机5反转,后栅门12关闭。用户通过触摸输入屏6完成手机电话号码输入。条码扫描仪收到的条形码信息和用户输入的手机号码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传至服务器,通过各通信运营商的话费充值平台对用户提供的手机号码进行充值。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再生资源分类回收箱,是一种能准确识别商品外包装条形码的,运用单片机和传感器技术控制的,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能将再生资源回收费用以电话费形式支付给再生资源扔投者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再生资源分类回收箱,其目的是:1)在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源头建立一个全新的、高效的、精确的、有偿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从而改变城市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使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参与;2)为环保宣传建立一个永久性的互动宣传平台,使环保宣传深入百姓生活,将环保宣传与节约意识、环保行为与养成教育结合,提升居民素质,提升城市形象;3)突破传统广告模式,建立一个可以精确统计广告到达率的广告宣传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光荣;刁彤;张瑞,未经周光荣;刁彤;张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2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单负材料超慢波波导的小型化贴片天线
- 下一篇:门锁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