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式新型仪表板面板开关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0678.1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4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程志友;韩建友;张祚勇;胡波;郑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0 | 分类号: | B60Q1/00;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张曰俊 |
地址: | 262200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新型 仪表板 面板 开关电路 | ||
技术领域
该新型仪表板面板开关可用在所有轻卡车型上。
技术背景
轻卡车型危险报警开关一般都采用普通的翘板式开关,其结构是传统的机械接触,照明灯采用普通的灯泡,灯光发暗,在开关闭合后无工作指示,而且市场故障率极高。
发明内容
新型仪表板面板开关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照明更柔和,增加照明工作指示功能;二、降低市场故障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二极管2的一端连接电源1,另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3、二极管10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3和发光二极管4串联在一起,发光二极管4的一端分别与电阻5、二极管7的一端连接,电阻5的一端与二极管6的一端连接,二极管6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8连接,二极管7的一端与电阻9的一端连接,电阻9和电阻1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12连接,三极管12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13连接,二极管10和电阻11的一端连接并与危险报警开关触点15的一端连接,危险报警开关触点15的一端与整车警告灯16的一端连接,整车警告灯16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19连接,危险报警开关触点1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14和整车警告灯17的一端连接,整车警告灯17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18连接。
此开关采用电路板结构,触点进行了改进,使用寿命更长,照明采用发光二极管,发光颜色可随意更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中1外接小灯电源,受小灯开关控制;2、6、10二极管;3、4发光二极管,发光颜色可随意更改,此处用于危险报警开关颜色为红色;5、9、11电阻;12NPN型三极管;8、13、18、19电源负极,此处为整车搭铁;15危险报警开关触点;16、17整车警告灯;14电源,外接于闪光器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二极管2的一端连接电源1,另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3、二极管10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3和发光二极管4串联在一起,发光二极管4的一端分别与电阻5、二极管7的一端连接,电阻5的一端与二极管6的一端连接,二极管6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8连接,二极管7的一端与电阻9的一端连接,电阻9和电阻1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12连接,三极管12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13连接,二极管10和电阻11的一端连接并与危险报警开关触点15的一端连接,危险报警开关触点15的一端与整车警告灯16的一端连接,整车警告灯16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19连接,危险报警开关触点1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14和整车警告灯17的一端连接,整车警告灯17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18连接。
工作原理:
1、小灯打开(1有电源输入):警告开关15断开,三极管12截止,工作电路为:1-2-3-4-5-6-8,警告开关指示灯3、4低亮,起照明指示作用;警告开关15闭合,因14接于闪光器输出端,当14为高电平时,三极管12导通,工作电路为1-2-3-4-5-6-8和1-2-3-4-7-9-12-13,当14为低电平时,工作电路为1-2-3-4-5-6-8,从而使警告开关指示灯和警告大灯同时闪烁(警告开关指示灯闪烁状态是高亮和低亮)。
2、小灯关闭(1无电源输入):警告开关15断开,警告开关指示灯3、4因无电源输入而不亮;警告开关15闭合,当14为高电平时,12导通,工作电路为14-15-10-3-4-5-6-8和14-15-10-3-4-7-9-12-13,当14为低电平时,12截止,警告开关指示灯3、4因无电源输入而不亮,警告开关指示灯和警告大灯同时闪烁(警告开关指示灯闪烁状态是高亮和不亮)。
其中:
二极管2的作用是在小灯开关未打开情况下,阻止从闪光器输出电源给小灯而引起小灯与闪光灯同时闪烁。
二极管10的作用是阻止在打开小灯开关的情况下,引起警告灯常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06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解槽液冷却的管束式冷却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缝合器的钉匣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