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视频传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7968.0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2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建永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7/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视频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频传输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无线视频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增加,无线通信已获得非常广泛的应用。无线网络除了提供语音服务之外,还提供多媒体、高速数据和视频图像等业务。无线通信环境(无线信道、移动终端等)以及移动多媒体应用业务的特点对视频图像编码与传输技术已成为当今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前沿课题。
目前的无线视频传输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数据量大。例如,移动可视电话一般采用QCIF分辨率的图像,它有176X144=25344像素。如果每个像素由24数位来表示,一帧图像的数据量将达594kbit。考虑到实时视频图像传输要求的帧频(电视信号每秒25帧),数据传输速率将达到14.5Mbps。
2、实时性要求高。人眼对视频信号的基本要求是,延迟小,实时性好。而普通的数据通信对实时性的要求比较低,因此相对普通数据通信而言,视频通信要求更好的实时性。
目前的无线视频传输技术由于技术环境资源有限,实现大数据量的视频信号的传输,尤其在面向大众的无线普遍应用中,无线信道的资源尤其紧张。因此无线视频传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视频传输技术将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市场亟待应用范围广、具有稳定的传输质量和速度 的无线视频传输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目前无线视频传输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大数据量、传输稳定的无线视频传输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无线视频传送部分和无线视频接收部分,所述的无线视频传送部分包括:视频获取单元、视频模/数转换单元、传输主控单元和无线传输单元,其中视屏获取单元采集到的视频信号经过视频模/数转换单元转化为数字信号后经过传输主控单元处理再经过无线传输单元发射出去;所述的无线视频接收部分包括:无线接收单元、接收主控单元、视频数/模转换单元以及视频读取单元,无线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视频信号传输到接收主控单元内,通过视频数/模转换单元转化为模拟信号后,通过视频读取单元显示出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无线传输单元与无线接收单元之间采用的无线传输系统。
进一步而言,所述视频获取单元为摄像头;所述的视频读取单元为电脑、可视电话、显示器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视频获取单元与传输主控单元之间还设置有音频模/数转换单元;所述的接收主控单元与视频读取单元之间还设置有音频数/模转换单元。
所述传输主控单元包括:用于存储信息的内存、编码单元和主微控制单元;所述的接收主控单元包括:用于存储信息的内存、解码单元和主微控制单元。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多种视频产品之间,实现无线视频传输,例如网络摄像头、投影机、电脑、可视电话、iPod等产品中均可采用。其次,本实用新型采用H.264压缩技术,其需求的无线传输带宽相对较窄,可获得稳定的传输质量和速度。最后,本实用新型设计架构简洁,系统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方框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线视频传送部分实施例一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线视频接收部分实施例二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无线视频传送部分1和无线视频接收部分2。其中,无线视频传送部分1包括:视频获取单元11、视频模/数转换单元12、传输主控单元13和无线传输单元14,其中视屏获取单元11采集到的视频信号经过视频转换单元12转化为数字信号后经过传输主控单元13处理再经过无线传输单元14发射出去。
无线视频接收部分2包括:无线接收单元21、接收主控单元22、视频数/模转换单元23以及视频读取单元24,无线接收单元21接收到的视频信号传输到接收主控单元22内,通过视频数/模转换单元23转化为模拟信号后,通过视频读取单元24显示出来。
本实用新型中的无线传输单元14与无线接收单元21之间采用的无线传输技术。所述传输主控单元13包括:用于存储信息的内存131、编码单元132和主微控制单元133;所述的接收主控单元22包括:用于存储信息的内存221、解码单元222和主微控制单元2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建永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建永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79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获机械驾驶室界面设计试验台
- 下一篇:孔式滤网骨肉分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