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砂铲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5050.2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5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蛟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12 | 分类号: | B66F9/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36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砂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工厂钢结构喷砂车间收砂工作的收砂铲,特别是一种收砂铲。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钢结构件进行表面处理后,会有很多喷射的钢砂散落在地面上,需要将这些散落钢砂清扫收至规定的使用区域,此部分工作就需要人力清扫来完成,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机械自动化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简化了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的收砂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收砂铲,包括铲板,铲板为弧形,铲板的反面左右部的下方均连接有叉齿套,每个叉齿套的前端上部均连接有叉齿支撑板,叉齿支撑板的一面连接在铲板的反面,叉齿支撑板为弧形,且其形状与铲板的形状相匹配,在两个叉齿支撑板的外侧各连接有叉齿支撑架,叉齿支撑架的底部与叉齿套的后端上表面相连,叉齿支撑架为“工”字形,在铲板的两外侧均垂直设有加强板,加强板为弧形,且其形状与铲板的形状相匹配,在铲板和加强板之间的夹角设有加强筋,在铲板的下方设有耐磨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充分地解决了人力清扫的困难,将人为手工转化成了机械自动化工作。
2、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简化了劳动强度。
3、节约成本的同时,更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叉车机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B-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铲板、2-叉齿支撑板、3-加强板、4-加强筋、5-叉齿套、6-耐磨板、7-叉齿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图2和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收砂铲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铲板1,铲板1为弧形,铲板1的反面左右部的下方均连接有叉齿套5,每个叉齿套5的前端上部均连接有叉齿支撑板2,叉齿套5的前端也就是与铲板1连接的一端,叉齿支撑板2的一面连接在铲板1的反面,且叉齿支撑板2也是弧形,且叉齿支撑板2的形状与铲板1的形状相匹配,在两个叉齿支撑板2的外侧各连接有叉齿支撑架7,叉齿支撑架7的底部与叉齿套5的后端上表面相连,叉齿支撑架7为“工”字形,叉齿支撑架7起到了支撑铲板1和叉齿支撑板2的作用,增大了铲板1的承载能力,在铲板1的两外侧均垂直设有加强板3,加强板3为弧形,其形状与所述铲板1的形状相匹配,在铲板1和加强板3之间的夹角内设有加强筋4,这样可以使加强板3固定在铲板1上,不会随意晃动,同时还可以加强铲板1的硬度,铲砂时方便、耐用,在铲板1的下方设有耐磨板6,因为在铲砂时铲板1的下方会与地面产生摩擦,久而久之,铲板1的下方就会被磨损,耐磨板6可保护铲板1,使收砂铲的使用寿命变长。
收砂铲工作时先将叉车开去,将砂铲叉齿套5套入叉车的两叉齿上,并套紧靠劳,然后就可以进入需要收砂的工作区,放低叉齿架至地面适合距离,开动叉车进行收砂。这样依次循环进行铲砂,将散落的砂收至规定的区域,完成收砂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蛟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蛟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5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热转化炉
- 下一篇:搭载在轮式拖拉机上的坑洞钻挖机